摘要: 近年,作者在安徽淮南大居山陆续发现了数量很多的上新五褶兔化石,其中包括保存较完整的数十个头骨及上百个下颌骨,均产自新洞、无名洞及铁四局洞穴、裂隙堆积,分别记述为大居山上新五褶兔Pliopentalagus dajushanensis sp. nov.和安徽上新五褶兔Pl.anhuiensis sp. nov. 两新种。 淮南地区的晚新生代洞穴和裂隙堆积十分发育,其中常含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区内洞穴和裂隙堆积垂直分布至少有6 个水平层,最高的第6层海拔高度为160 m(如大居山老洞),第5 层(如大居山新洞、无名洞)及第4 层(如大居山铁四局洞穴)的海拔高度分别为130 m 和90 m,属于新近纪,常含有丰富的上新五褶兔化石;第3 层为第四纪早期(如大居山西裂隙),未见上新五褶兔,代之出现丝绸兔(Sericolagus sp.),第2 层为中更新世(如大顶山西裂隙),出现野兔(Lepus sp.)。 迄今为止,安徽淮南地区共发现了3 种上新五褶兔化石,即淮南上新五褶兔Pl.huainanensis (金昌柱,2004)、大居山上新五褶兔Pl.dajushanensis sp. nov. 及安徽上新五褶兔Pl.anhuiensis sp. nov. ,至少涉及了3 个不同地质时期的动物群:一为Pl.huainanensis, Kowalskia neimengensis, Adcrocuta eximia 等代表的老洞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Pl.dajushanensis sp. nov.和Promimomys asiaticus 等代表的新洞早上新世动物群,三为Pl.anhuiensis sp. nov. 和Kowalskia yinanensis 所代表的晚上新世动物群。淮南地区发现的3 种上新五褶兔地史分布较连续,演化特征明显,它们构成上新五褶兔连续的进化系列。从晚中新世至晚上新世,淮南大居山上新五褶兔体型从小变大;p3 较原始的釉岛状后内褶沟逐渐向舌侧开放(晚中新世种Pl.huainanensis 的后内褶沟均为釉岛状,早上新世种Pl.dajushanensis 为83.9%,晚上新世种Pl.anhuiensis 为33.3%);p4- m2 的前外褶沟逐渐退化,其下跟座舌侧的釉质层越来越变细。 依性状分析,安徽发现的3 种上新五褶兔化石与日本琉球奄美黑兔(Pentalagus furnessi)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但从日本奄美黑兔的p4- m2 完全缺失前外褶沟、颊齿褶沟釉质层的褶曲异常复杂等衍生性状看,上新五褶兔和奄美黑兔的系统演化关系较为复杂,尚有待发现更多早更新世的材料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