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刘金毅, 张颖奇, 迟振卿, 王永, 杨劲松, 郑绍华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4): 278-323.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209
    摘要767)   HTML242)    PDF(pc) (6561KB)(3995)    收藏

    目前对于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年代学认识还存在分歧,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对比结果与基于磁性地层学的年代测定结果存在较大矛盾。生物地层学对比表明,泥河湾盆地桑干河峡谷地带与壶流河下游两岸出露的风成红粘土、含砂砾石河湖相红粘土与沼泽相砂质粘土属上上新统;而磁性地层学研究一般将其归为下更新统。记述了泥河湾盆地叶沟晚上新世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由丁氏貉Nyctereutes tingi, 中华貉N. sinensis, 比利牛斯硕鬣狗Pachycrocuta pyrenaica, 锯齿虎属(未定种) Homotherium sp., 贺风(近)三趾马Hipparion (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 额鼻角犀属(未定种) Dicerorhinus sp., 麂属(未定种) Muntiacus sp., 山西轴鹿Axis shansius, 步氏羚羊Gazella blacki, 副驼属(未定种) Paracamelus sp.等9属10种构成。这个动物群的组成与经典的泥河湾早更新世动物群显著不同,是泥河湾盆地内上上新统存在的新证据。在系统记述的基础上,对叶沟贺风三趾马动物群的时代和组成进行了讨论,并对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与早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群的组合特征进行了归纳,以期对今后泥河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发现的长吻型离龙(双孔亚纲:离龙目)幼年个体——袖珍蒙山龙,兼论新离龙类的个体发育
    袁梦, 李大庆, Daniel T. KSEPKA, 易鸿宇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3): 213-22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607
    摘要1569)   HTML2636)    PDF(pc) (2300KB)(2250)    收藏

    离龙是一类生活在中侏罗世至中新世的半水生掠食性动物。白垩纪早期,部分离龙类演化为与现生鳄鱼形态类似的大型长吻爬行动物,称为新离龙类。报道了来自山东省下白垩统蒙阴组的一长吻型离龙新种——袖珍蒙山龙(Mengshanosaurus minimus), 正型标本头骨全长仅35 mm,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新离龙类个体。根据未完全骨化的颅腔和额骨-顶骨间尚存未愈合的圆孔,推测蒙山龙正型标本为一幼年个体。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蒙山龙属于新离龙类,具有单个外鼻孔,单一鼻骨和下颞孔开放等新离龙类的共有衍征。在新离龙类内部,蒙山龙分类位置较为基干,为伊克昭龙属(Ikechosaurus)、车尔龙属(Tchoiria)、西莫多龙属(Simoedosaurus)和鳄龙属(Champsosaurus)组成的支系的姐妹群。蒙山龙区别于其他新离龙类的特征包括泪孔位于前额骨与泪骨之间,以及增大的腭面齿(宽度超过上颌齿的1/3)。蒙山龙具有长吻和紧密排列的尖利牙齿,推测离龙类幼体与现生鳄类幼体食性类似,以水生昆虫和无脊椎动物为食。现生鳄类在发育过程中,吻部的形态常发生改变,牙齿也会从尖细的形状转向圆钝;而蒙山龙的吻部和牙齿的形态与已知大体型的成体新离龙类没有明显区别,这说明相较于现生鳄类,新离龙类在发育过程中生态位的变化并不显著。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鳍龙类Nothosaurus一新种
    尚庆华, 李淳, 王维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4): 249-270.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524
    摘要1294)   HTML465)    PDF(pc) (4805KB)(1856)    收藏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 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括全部的颈椎、大部分背椎,前两个尾椎以及大部分的肩带、腰带骨骼以及四肢骨骼。新标本具有长而扁的头骨,颞孔较大,顶孔相对靠后,上颌骨发育獠齿型齿,上枕骨封闭并呈水平展布,这些特征指示该骨架属于鳍龙类的幻龙类。而头骨上颌齿列的后伸超过上颞孔前缘的水平位置,上颞孔的长度是眼眶长的两倍多等特征指示它具有更多的幻龙属(Nothosaurus)近裔共性。与欧龙属(Lariosaurus)相对比,新标本的肩带和四肢结构也具有幻龙属特征,如:锁骨前外侧角显著扩张,弯曲的肱骨前缘具有平直的轴前角,肱骨有明显的三角胸嵴,手部不具有多指节现象,脊椎无肿骨现象等。另一方面,该骨架的头后骨骼也显示一些之前曾主要发现于欧龙属的头后骨骼特征,如:骨化的腕骨数目超过3枚,具四节或更多的荐椎,间锁骨后缘平直、不发育后突。这些头后骨骼特征已经不能再用来区别欧龙属和幻龙属。罗平幻龙以下面这些衍生特征与其他幻龙属种区别,包括:轭骨前部进入眼眶,两鼻骨分离,额骨后端分叉,第IV、V趾长且长度相等,爪趾骨显著膨大。系统发育分析支持新种属于Nothosaurus, 它和羊圈幻龙(N. yangjuanensis)互为姊妹群,同时Nothosaurus是单系类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山西天镇辛窑子早更新世犀科化石新材料
    董为, 白炜鹏, 张立民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73-294.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15
    摘要763)   HTML85)    PDF(pc) (3880KB)(1783)    收藏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 )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 ), 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 S. kirchbergensis )。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两种新的翼手龙类化石
    汪筱林, 周忠和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3, 41 (01): 34-41.  
    摘要374)      PDF(pc) (228KB)(1750)    收藏
    简要报道了辽西热河群上部九佛堂组两件新的翼手龙类化石, 即夜翼龙科(Nyctosauridae) 的张氏朝阳翼龙(新属、新种) Chaoyangopterus zhangi gen. et sp. nov. 和古魔翼龙科(Anhangueridae) 的顾氏辽宁翼龙(新属、新种) Liaoningopterus gui gen. et. sp. nov. 。前者为保存较完整的化石骨架,后者为一大型翼龙的头骨和部分头后骨骼化石。朝阳翼龙是夜翼龙科在亚洲大陆的首次确切的化石记录,也是层位最低和保存最完整的化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滇东曲靖地区早泥盆世真盔甲鱼科一新属种
    孙浩然, 盖志琨, 蔡家琛, 李强, 朱敏, 赵文金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169-183.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412
    摘要1320)   HTML582)    PDF(pc) (5006KB)(1708)    收藏

    记述了采自云南曲靖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的真盔甲鱼科一新属种——硕大西屯鱼(Xitunaspis magnus gen. et sp. nov.)。新属具有真盔甲鱼科的典型特征,包括一个纵长裂隙状的中背孔、没有内角、发达的中背管以及只有3对从侧背管上伸出的侧横管等,但其具有大而厚的头甲以及更原始的感觉管系统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西屯鱼属(Xitunaspis)与盾鱼属 (Dunyu)和真盔甲鱼属(Eugaleaspis)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真盔甲鱼科支系(Eugaleaspidae Liu, 1965), 并且三者之间西屯鱼与盾鱼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作为曲靖地区下泥盆统西屯组中确凿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西屯鱼的发现加深了对真盔甲鱼类形态学及真盔甲鱼目乃至盔甲鱼亚纲中感觉管系统演化的认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辽宁早白垩世义县组一原始鸟脚类恐龙
    徐星, 汪筱林, 尤海鲁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0, 38 (04): 318-325.  
    摘要270)      PDF(pc) (904KB)(1675)    收藏
    初步记述了采自辽西地区早白垩世义县组新的原始鸟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并依此建立一新属新种上园热河龙(Jeholosaurus shangyua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产于北票市上园镇陆家屯义县组下部第一段灰白色凝灰质砂岩中,同一层位产出过大量鹦鹉嘴龙化石。 上园热河龙的主要鉴定特征包括6个前上颌齿,鼻骨背面发育小孔,前齿骨约为前上颌骨主体长度的1.5倍、未发育股骨前髁间沟、蹠骨不在一平面上,第三趾趾节中第四节最长。上园热河龙具有一些真鸟脚类恐龙的近裔性状,比如眶前孔小,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记贵州关岭生物群中的大型鱼龙Shastasaurus
    尚庆华,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 47 (3): 178-193.  
    摘要607)      PDF(pc) (4496KB)(1673)    收藏
    贵州关岭三叠纪法郎组瓦窑段除产出大量保存完整的海百合化石外,还产出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迄今为止,关岭生物群已报道的中-大型鱼龙类有6属6种,包括邓氏贵州鱼龙(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蔡胡氏典型鱼龙(Typicusichthyosaurus tsaihuae)、梁氏关岭鱼龙(Guanlingsaurus liangae)、亚洲杯椎鱼龙(Cymbospondylus asiaticus)、美丽盘江龙(Panjiangsaurus epicharis)和卧龙岗卡洛维龙(Callawayia wolonggangense)。一些种属的存在一直争议较大,目前多数观点倾向将Cymbospondylus asiaticus和Panjiangsaurus epicharis归并于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将Typicusichthyosaurus tsaihuae 归并于Guanlingsaurus liangae。Guanlingsaurus以具有较短的吻部和较多的荐前椎数目而与Guizhouichthyosaurus有明显的不同 (Maisch et al., 2006)。虽然Maisch et al. (2006)对G. tangae进行了重新研究,但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头部骨骼,有限的头后骨骼信息来自一具未经充分修理的骨架(GNP-d41),一些特征未能清晰揭示。头后骨骼材料的缺乏限制了对该种分类位置的判断(Maisch et al., 2006)。在中、晚三叠世大型鱼龙中,肩带和腰带骨骼的形态、前肢和后肢骨骼的特征常具有非常重要的系统分类学意义。本文通过对关岭生物群的一具保存完整的大型鱼龙骨骼化石的详细研究,对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的归属进行了重新修订。研究标本(IVPP V 11853)产于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法郎组瓦窑段。修理后的骨架全长5.2 m, 以腹面向上保存,尾部后部以右侧面向上保存。除前、后肢部分残缺外,其他部位均保存完整,肩带骨骼和腰带骨骼均原位保存。头骨背腹向压扁,仅右侧角的上颞骨有部分破损。新材料的头后骨骼特征表明该种应该属于萨斯特鱼龙科(Shastasauridae)的萨斯特鱼龙属(Shastasaurus)。Shastasaurus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晚三叠世大型鱼龙化石属,最初建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Shasta地区,包括5个种(Merriam, 1895, 1902, 1908)。由于建立这些种的化石材料均保存不好,尤其是模式种仅建立于几块背椎、背肋和两块耻骨之上,导致有关萨斯特鱼龙属和萨斯特鱼龙科的一些特征的定义不明确。后人倾向于将已建立的种进行归并,即将Shastasaurus alexandrae、S. altispinus和S. osmonti划归模式种S. pacificus, 将S. careyi另归入Shonisaurus sp.。虽然萨斯特鱼龙类的其他属,如Shonisaurus、Besanosaurus、Metashastasaurus、Pessosaurus等,在加拿大、墨西哥、意大利、瑞士等地的中、晚三叠世地层中被陆续发现和报道,但除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材料外,其他地区发现的萨斯特鱼龙属的化石均未得到广泛认可。 本文将G. tangae归入萨斯特鱼龙属主要依据对该种模式标本(Gmr 009)的重新观察和对该种一新材料(IVPP V 11853)头后骨骼的深入研究。两骨架的头后部分尤其是前肢和肩带均表现出与已知的萨斯特鱼龙属各种的极大相似性,具体包括:椎体稍短;颈肋近端双头;尾椎腹侧Y型人字骨发育;锁骨细长,中部向后弯;乌喙骨斧状,中部收缩形成前后缘不对称的“茎”;肩胛骨呈宽的镰刀状,前缘强烈外展;肱骨、桡骨、尺骨均较短;肱骨和桡骨前缘具凹缺;桡骨明显大于尺骨,桡骨后缘和尺骨前缘略凹入;相对较大的桡腕骨等。腰带和后肢特征与萨斯特鱼龙类其他属差别不大。除头后骨骼特征外,关岭材料的头骨特征也与萨斯特鱼龙属惟一的一个保存有部分头骨骨骼的S. alexandrae的特征大体相符,如具有大的、前后略拉长的眼眶,相对较窄的颊部,横向伸展的鼻骨和额骨的接触面,颞孔稍小于眼眶等。同时,通过与萨斯特鱼龙类其他各属化石的对比研究发现,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萨斯特鱼龙属的荐前椎数目在55个左右,且指(趾)骨为3指(趾),但鉴于已经发现同属于萨斯特鱼龙类的Shonisaurus、Besanosaurus、Metashastasaurus等属或者具有超过60的荐前椎数,或者指(趾)骨为4指(趾),同时迄今为止尚无完整的萨斯特鱼龙属的化石标本被发现,有关其荐前椎数目和指(趾)骨列数仅是推测,因此基于中国贵州关岭的标本,本文认为萨斯特鱼龙属很可能具有超过60的荐前椎数,同时指骨(趾骨)是4指(趾)。在观察和对比了众多产于关岭的大型鱼龙骨骼化石的基础上,将邓氏贵州鱼龙、亚洲杯椎鱼龙和美丽盘江龙厘定为邓氏萨斯特鱼龙,并对该种的头后骨骼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这是萨斯特鱼龙属的分子第一次在中国被确认,为了解该属鉴定特征和古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狶科化石一新种在内蒙古上始新统的发现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 40 (03): 194-202.  
    摘要124)      PDF(pc) (1921KB)(1559)    收藏
    记述了在我国内蒙古沙拉木仑地区晚始新世乌兰戈楚组中发现的狶科化石———内蒙古短面狶(新种) ( Brachyhyops neimongolensis sp. nov. ) 。新种的主要特征是:下颌骨深,前臼齿部分更缩短,下缘明显斜向前上方,颊齿主尖高锐,脊形,上臼齿梯形,已形成原脊,原尖位置靠后,M3 具次尖,后齿带弱。研究表明Eoentelodon 和Brachyhyops 在下颌骨具骨质突起的刍形,前部缩短,下颌骨联合达p3 ,p3 与p4 彼此紧靠,下臼齿的下前尖与下后尖明显分开,以及上颊齿的形态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古近纪中兽科(哺乳动物纲)新材料
    金 迅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 50 (3): 245-257.  
    摘要144)      PDF(pc) (3027KB)(1521)    收藏
    描述了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部呼和勃尔和地区以及巴彦乌兰早古近纪地层中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共计4属6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和发现于阿山头组底部的努和廷中兽新种(Mesonyx nuhetingensis sp. nov.)。新种区别于该属其他种的特点是:p4为最长下颊齿以及p3和p4舌侧有弱的齿带。其余属种包括:Dissacus serratus, Dissacus sp., Mesonyx uqbulakensis, Mongolonyx dolichognathus和Harpagolestes leei。总结了该地区中兽演化的总体趋势:体形逐渐大型化,取食习惯从主动捕猎逐渐转向食用腐尸及骨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现生毛猬Neotetracus属与Hylomys及Neohylomys属齿系和颅骨的比较
    Burkart Engesser, 蒋学龙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1, 49 (4): 406-422.  
    摘要171)      PDF(pc) (6751KB)(1502)    收藏
    鼩猬属Neotetracus是毛猬亚科Hylomyinae中一个个体小、对其知之甚少的成员。本文对其齿系(包括乳齿)和颅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毛猬属Hylomys及毛猬类其他近亲的齿系和颅骨形态进行了相应比较。由于现生的鼩猬属为一单型属,其惟一的种Neotetracus sinensis被一些研究者归入毛猬属,本文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目的是为了弄清楚这种归并是否合理。Neohylomys hainanensis是毛猬类的另一属种,亦有学者将其归入Hylomys属。尽管这一属种的材料不多,在此同样作了比较研究。比较表明,毛猬亚科上述三属间在齿列上的几乎每一颗牙齿和某些头骨形态上都有明显的差别,研究的结果为保留Neotetracus, Neohylomys和Hylomys属的独立存在提供了证据,并根据这三个属在形态上的差异对其相互间的进化水平进行了评估。现代的毛猬亚科动物生活在亚洲东南部一个相对小的地区,总共有5属6种。地史上,特别是在中、晚中新世期间,这一亚科几乎散布整个北半球,从亚洲到欧洲和北非,从旧大陆到新大陆都有其踪迹。那时的种类也比现在的多,迄今描述的化石已有9属47种。因此,有理由认为毛猬亚科是一类孑遗动物。毛猬亚科分布地区缩小的原因还不清楚,为了探讨和认识这一有意思的课题,本文对其历史和分布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一长颈的镰刀龙类
    张晓红,  徐 星,  赵喜进,  保罗·塞,雷诺, 匡学文,  谭 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1, 39 (04): 282-290.  
    摘要326)      PDF(pc) (524KB)(1477)    收藏
    镰刀龙类(又称“懒龙”) 是一类奇特的植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记录主要局限于亚洲白垩纪地层中。由于镰刀龙类极其特化的形态和化石材料的局限性,这类恐龙的系统位置存在较多的争议。最近的发现(Russell and Dong ,1994 ;Xu et al. ,1999) 表明这类恐龙属于虚骨龙类,但其更为具体的系统位置依然存在争议(Sues ,1997 ;Makovicky and Sues , 1998 ;Xu et al. ,1999 ;Sereno ,1999) 。 新发现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赛罕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最大的梳颌翼龙类成员朱氏莫干翼龙再研究
    高殿松, 蒋顺兴, 徐莉, 程心, 杨丽丽, 贾松海,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3): 197-211.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111
    摘要1946)   HTML2036)    PDF(pc) (3373KB)(1460)    收藏

    朱氏莫干翼龙(Moganopterus zhuiana)由吕君昌等于2012年建立,并将其归入北方翼龙科(Boreopteridae), 这一分类在发表后不久就受到了不同研究者的质疑。之后,尽管关于莫干翼龙归入梳颌翼龙科(Ctenochasmatidae)的观点已被大部分翼龙研究者所接受,但是很多特征还需要详细的描述。通过对朱氏莫干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详细观察,对一些较为模糊的特征进行了重新确认。将其鉴定特征修改为:一种大型的梳颌翼龙类成员,具有一个与其他成员不同的自有裔征——一长棍状额骨嵴向后背侧延伸,并与头骨腹面形成15°夹角。同时莫干翼龙还具有以下的特征组合可以区别于其他梳颌翼龙类成员:平直的上下颌咬合面;低矮的前上颌骨嵴位于鼻眶前孔之前;吻端约占头骨长度的2/3; 鼻眶前孔占头骨长度略大于20%; 100枚细长的牙齿;中部颈椎的长宽比约为7。依据梳颌翼龙类翼展和头骨长度的线性关系,重新推测了莫干翼龙的翼展。新的推测结果证实,虽然比最初推测的小了很多,但莫干翼龙仍然是已知的个体最大的梳颌翼龙类成员。对比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梳颌翼龙类,这一种类的体型大致存在一个增大的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发现一新镰刀龙类
    徐 星, 张晓虹, 保罗·塞雷诺, 赵喜进, 匡学文, 韩 军, 谭 琳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 40 (03): 228-240.  
    摘要234)      PDF(pc) (206KB)(1448)    收藏
    镰刀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白垩纪地层(Russell and Dong ,1993 ;Xu et al. ,1999a ;Kirkland and Wolfe , 2001) 。最近发现于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的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 yangi) 代表这一类群中较为原始的属种(张晓虹等,2001) 。通过研究产自同一化石地点的镰刀龙类新材料,我们鉴定出一个不同于杨氏内蒙古龙的新属种,美掌二连龙(Erliansaurus bellamanus gen. et sp. nov.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从异地迁入的动物类群是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William A. CLEMENS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0, 48 (4): 285-307.  
    摘要168)      PDF(pc) (1928KB)(1440)    收藏
    K/T界线绝灭事件后残存类群的迁入和地方性辐射在北美西部内陆地区的古新世最早期(Puercan期)哺乳动物群的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议。持续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我们对北美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Lancian期)和Puercan 1期(Pu1)的地方动物群组成的认识,也揭示了这些地方动物群的生物年代学对比的局限。总的来说,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地方动物群主要由多瘤齿兽类和真兽类组成,而Lancian期存在的有袋类各类群绝灭。大多数的Pu1哺乳动物是由其他地区迁移而来的,其中许多类群在K/T界线后不久就迁徙到这个地区。北美洲古纬度高的地区和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或者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缺乏,妨碍了对异地迁移到北美的哺乳动物起源于亚洲这一假说的验证。另一个假说认为,大多数迁入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哺乳动物可能来自北美大陆的其他地区。这一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且没有证据表明是错误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最大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再描述
    孟馨媛, 朱敏, 盖志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57-27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27
    摘要1821)   HTML3160)    PDF(pc) (5428KB)(1432)    收藏

    基于在云南曲靖西山村组两个不同产地发现的新材料,对最大的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Nochelaspis maeandrine )进行了再描述。憨鱼属(Nochelaspis )与同一层位产出的云南盔甲鱼属(Yunnanogaleaspis )最为相似,但与后者明显不同的是,憨鱼属具有裂隙形的中背孔(长与宽之比大于6), 更强壮的内角,粗大的星状纹饰,以及具锯齿的中背孔和头甲边缘。漫游憨鱼的新材料提供了头甲腹面的关键形态学信息:口鳃窗被一个大的外骨骼腹片覆盖,该腹片上装饰着致密细小的瘤点,边缘排列有6对独立的圆形大鳃孔,这些鳃孔由腹片和腹环共同形成。盔甲鱼类的这种情况明显不同于骨甲鱼类,后者的口鳃窗被许多小嵌片或大一些的膜质小骨片覆盖,鳃孔呈裂隙状,并被小皮瓣覆盖,类似于现生的板鳃类。盔甲鱼类和骨甲鱼类的鳃孔与现生的鳐类一样,都开口于腹面,指示它们均为底栖鱼类,生活在具泥沙质基底的安静滨海环境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Pliopithecus的发现
    吴文裕,  孟 津,  叶 捷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3, 41 (01): 76-86.  
    摘要139)      PDF(pc) (172KB)(1368)    收藏
    1997 和1998 年的野外工作期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底部第二砂层中发现了4 枚上猿牙齿。两枚显然是属于同一个体的左m2 和m3 发现于98017 地点,地理坐标为46°39. 997′N ,88°30. 412′E。另一枚左下第一门齿和左上第四前臼齿产自该地点附近的同一砂层中。这是在中国境内、也是亚洲的第二个上猿化石地点。   该4 枚牙齿中,下门齿可能与m2、m3 属同一个种。m2 刚开始经受磨蚀,m3 则刚萌出齿槽。它们不同于所有已知种 (P. zhanxi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Vayu, 一种三维表面模型编辑与处理新工具
    卢静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71-80.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020
    摘要1385)   HTML324)    PDF(pc) (2788KB)(1315)    收藏

    Vayu 1.0, 一个专门用于处理三维表面模型的新的免费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古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考古学等多种领域的三维表面模型的可视化乃至虚拟空间交互等方向的研究。Vayu 1.0提供了一整套针对三维表面模型的编辑、渲染、标注、分析等可视化工具,同时自带VR模式以及快捷的动画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Vayu 1.0版本和基本操作方法,对于未来古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数字可视化方向的探索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对长趾辽宁鸟的重新认识
    邹晶梅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 50 (1): 25-37.  
    摘要167)      PDF(pc) (3831KB)(1283)    收藏
    早期发现于中国东北热河群的今鸟类化石多呈高度零散保存,本文对于惟一已知的长趾辽宁鸟(Liaoningornis longidigitrus)标本的研究表明,该分类单元实际上是反鸟类的成员。虽然材料保存较差且破碎,但缺失发达的胸骨、胫骨脊和退化的脚爪,显示其应该被排除于更为进步的鸟胸类(ornithothoracines)之外。辽宁鸟与所有已知的反鸟均有显著不同,但显示了与西班牙发现的Eoalulavis hoyasi的相似性:它们相似的胸骨特征表明二者可能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尽管与其他反鸟类的不同表明,这可能是个体发育造成的假相。由于辽宁鸟标本过于零碎,因此目前难以确定其在反鸟类系统发育中的位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Paraceratherium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发现及其意义
    叶 捷,  孟 津,  吴文裕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3, 41 (03): 220-229.  
    摘要143)      PDF(pc) (487KB)(1269)    收藏
    Paraceraterium sui sp. nov. is represented by a lower jaw collected at Loc. 20004 (46°35. 779′N, 87°43. 818′E) of Saerduoyila, Halamagai Village, Fuhai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new species is similar to the type species of the genus, P. bugtiense, in general morphology of the mandible and teeth, but differs from the latter in larger size, the proportionally deeper horizontal ramus, the more anteroventrally curved symphysis and the much deeper trenched dorsal surface of symphysis. The associated small mammals indicates an age of Late Oligocene. The occurrence of Paraceratherium sui demonstrates that the genus Paraceratherium erected by Forster-Cooper, based on the lower jaw from Pakistan, is a valid taxon different from Indricotherium.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眼齿鸟再分析显示其蜥蜴属性
    李志恒, 王维, 胡晗, 王敏, 易鸿宇, 卢静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95-105.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020
    摘要936)   HTML132)    PDF(pc) (3560KB)(1264)    收藏

    最近在白垩纪晚期缅甸琥珀中报道了一件小型头骨化石,原论文作者将其鉴定为一蜂鸟大小的鸟翼类(Avialae)恐龙,并命名为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基于这件标本,原论文提出了中生代恐龙(包括鸟翼类)体型演化和生态类型的种种假设。但原论文的插图和描述均显示这件头骨呈现出多个鳞龙类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这些特征很少在主龙类中出现。原论文先验地将标本鉴定为鸟翼类,继而进行仅包括鸟翼类作为内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该分析的取样过于局限,不能对其系统位置归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对宽娅眼齿鸟正型标本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原始数据重新进行了重建、渲染和分析,结果揭示了多个新的头骨形态学特征,包括侧生齿、开放的下颞孔以及头骨腭面着生有腭齿等,这些均为典型的鳞龙类/有鳞类特征,不支持其主龙类,遑论鸟翼类的系统位置归属。基于上述新的形态学发现,使用一双孔类(Diapsida)形态特征矩阵重新分析了眼齿鸟的系统演化位置。数据矩阵的分类单元涵盖了蜥蜴、鸟类和鳞龙形类与主龙形类中的主要支系。分析所得的严格合意树明确了眼齿鸟属于鳞龙形类中的有鳞类。因此,宽娅眼齿鸟的正型标本显示了足够丰富的形态学信息,完全能够指示眼齿鸟的系统分类位置应为有鳞类,而不是鸟翼类或非鸟恐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乳齿象类的命名与中文译法及分类学问题讨论
    王世骐, 李春晓, 张晓晓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4): 295-33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0728
    摘要1298)   HTML260)    PDF(pc) (864KB)(1222)    收藏

    乳齿象类是长鼻类演化的重要阶段,该阶段奠定了长鼻类各冠群演化的基本格局。乳齿象类的研究有400多年的历史,分类和命名经过多次修订改动,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完全体现在乳齿象命名历史之中。从词源学角度考证乳齿象类各类群的命名来源,整理了175条乳齿象类的中文译名(绝大多数为有效分类名), 包括12个属以上分类群,46个属,117个种,涵盖了乳齿象类几乎全部的种属。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乳齿象类的演化脉络,提出乳齿象类分类和命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乳齿象类的头骨和下颌的演化在各支系中都是连续的,体现出了相近的平行演化趋势,而颊齿的形态特征虽然区别不明显,但在各支系中相对稳定。豕棱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是乳齿象类中最稳健的单系群,其中厚棱象(Synconolophus )可能是有效属名;玛姆象科中,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和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可能都是有效的,但不一定是美洲乳齿象(Mammut americanum )的直接祖先;铲齿象科(Amebelodontidae)中达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danovi )与格氏铲齿象(P. grangeri )、赵氏隐门齿象(Aphanobelodon zhaoi )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疑问,取决于P. danovi 的下门齿断面究竟是否为齿柱状结构,而美洲的布氏柱门齿象(Konobelodon britti )可能是卢氏匙门齿象(Torynobelodon loomisi )的同物异名,亚洲归入Konobelodon 的种不一定是铲齿象类,可能应归为副四棱齿象(Paratetralophodon ); 嵌齿象科(Gomphotheriidae)中锯齿象属(Serridentinus )可能有效,它代表了嵌齿象类中一个偏轭型化的类群,向居维叶象亚科方向演化;居维叶象亚科(Cuvieroniinae)可能仅包括居维叶象(Cuvieronius )和喙嘴象(Rhynchotherium )属,而美洲其他的短颌嵌齿象类中,脊乳齿象(Stegomastodon )有可能从铲齿象科中的一支演化而来,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 )则可能与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相关;Sinomastodon 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竹棚上新乳齿象(Pliomastodon (?) zhupengensis ), 原来的属型种中间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intermedius )具有早出原同名,建议以它的早出异名仙台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sendaicus )取代S. intermediu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从新的古生物学及今生物学资料看羽毛的起源与早期演化
    徐 星,郭 昱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9, 47 (4): 311-329.  
    摘要938)      PDF(pc) (5172KB)(1186)    收藏
    近年来关于羽毛和羽状皮肤衍生物的研究极大促进了我们对羽毛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理解。结合最新的古生物学与今生物学资料,对一些保存了皮肤衍生物的非鸟恐龙标本进行观察研究,为这个重要的进化问题提供了新见解。推测羽毛的演化在鸟类起源之前就以下列顺序完成了5个主要的形态发生事件:1) 丝状和管状结构的出现;2) 羽囊及羽枝脊形成;3) 羽轴的发生;4) 羽平面的形成;5) 羽状羽小支的产生。这些演化事件形成了多种曾存在于各类非鸟初龙类中的羽毛形态,但这些形态在鸟类演化过程中可能退化或丢失了;这些演化事件也产生了一些近似现代羽毛或者与现代羽毛完全相同的羽毛形态。非鸟恐龙身上的羽毛有一些现代羽毛具有的独特特征,但也有一些现生鸟羽没有的特征。尽管一些基于发育学资料建立的有关鸟类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模型推测羽毛的起源是一个全新的演化事件,与爬行动物的鳞片无关,我们认为用来定义现代鸟羽的特征应该是逐步演化产生的,而不是突然出现。因此,对于羽毛演化而言,一个兼具逐步变化与完全创新的模型较为合理。从目前的证据推断,最早的羽毛既不是用来飞行也不是用来保暖,各种其他假说皆有可能,其中包括展示或者散热假说。展开整合性的研究有望为羽毛的起源问题提供更多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Hesperotherium ( 黄昏兽) ——后期爪兽一新属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 40 (04): 317-325.  
    摘要709)      PDF(pc) (540KB)(1163)    收藏
    记述了山西天镇早更新世爪兽一新属——Hesperotherium。新属为低冠中等大小的爪兽,主要鉴别特征是:吻部极度缩短,门齿、犬齿和第一前臼齿消失,前臼齿高度退缩,上臼齿宽大于长,原尖孤立,下臼齿后齿带发育。这是爪兽科最后的代表。中国过去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的Nestoritherium ,很可能都应该归入这个新属。这个属的化石目前仅发现于中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重庆侏罗系杨氏璧山上龙(一淡水蛇颈龙) 的再研究
    佐籐环,  李 淳,  吴肖春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3, 41 (01): 17-33.  
    摘要280)      PDF(pc) (309KB)(1145)    收藏
    侏罗纪的蛇颈龙类化石主要发现于欧洲,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则比较少见。亚洲的蛇颈龙化石, 尤其是侏罗纪的属种大多破碎而难以鉴别(Sato , 1998) 。到目前为止, Bishanopliosaurus youngi (Dong , 1980) 和Yuzhoupliosaurus chengjiangensis (Zhang , 1985) 是亚洲地区最为完整的侏罗纪蛇颈龙类化石,并且化石产自对于蛇颈龙而言比较罕见的淡水沉积,因此这些材料对于了解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历史动物地理和古生态来说非常重要。 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江西志留纪山口中华盔甲鱼的再描述
    盖志琨, 山显任, 孙智新, 赵文金, 潘照晖, 朱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0, 58 (2): 85-99.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1105
    摘要290)   HTML7)    PDF(pc) (8905KB)(1051)    收藏

    基于对江西省修水县志留系西坑组发现的11个新标本的观察,对存在争议的山口中华盔甲鱼(Sinogaleaspis shankouensis)进行了重新描述。深入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山口中华盔甲鱼的侧线感觉管系统展示出基干盔甲鱼类、真盔甲鱼目、多鳃鱼目和华南鱼目等多个类群的镶嵌特征。山口中华盔甲鱼的侧线感觉管系统由4条纵行干管和6条横向联络管相互交叉在头甲背面形成格栅状分布,可能反映了脊椎动物的祖先状态。山口中华盔甲鱼在动物群上属于中华盔甲鱼-修水鱼组合或茅山组合,该组合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类在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的第一次适应辐射。江西修水西坑组古沉积环境指示了一种低盐度半咸水的近海环境,可能是由于大量淡水从附近河流涌入导致盐度降低,而含鱼层位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中含有的大量泥砾则指示鱼化石经历了短距离的河流搬运。因此,该生物群可能生活在埋藏区域上游的淡水河流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中国北方一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
    石雨泰, 陈建业, 刘俊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17-25.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818
    摘要810)   HTML95)    PDF(pc) (1750KB)(989)    收藏

    中国北方还没有发现过确凿无疑的晚三叠世的四足动物化石。报道了河南省济源市的一个四足动物化石新地点(柿沟)。化石产自晚三叠世谭庄组。目前采集到的标本大部分可以归入离片椎类,并显示出与乳齿鲵(Mastodonsaurus)的高度相似性。之前,乳齿鲵只在欧洲有记录。因此这一发现表明乳齿鲵这一支系在晚三叠世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与东亚地区。一块疑似腰带化石指示还有另一类四足动物共存。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晚三叠世四足动物实体化石记录的一个空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 & Granger, 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 1978)再研究:关于粗壮型轭齿象(Zygolophodon)的讨论
    王世骐, 张晓晓, 李春晓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0, 58 (2): 134-158.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0310
    摘要375)   HTML19)    PDF(pc) (3911KB)(986)    收藏

    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乳齿象类戈壁锯齿象(Serridentinus gobiensis Osborn & Granger, 1932)和同心中新乳齿象(Miomastodon tongxinensis Chen, 1978)后来被改为戈壁轭齿象(Zygolophodon gobiensis)。然而,由于它们的臼齿形态介于典型的丘型齿(嵌齿象类)和轭型齿(玛姆象类)之间,它们的系统演化位置一直存在争议。将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的颊齿和下颌与欧亚大陆及北美的类群进行了广泛比较,比较对象包括欧亚的苏黎士轭齿象(Z. turicensis)、亚似貘嵌齿象(Gomphotherium subtapiroideum)、塔氏嵌齿象(G. tassyi), 及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Mio. merriami)和进步嵌齿象(G. productum)。结果表明,戈壁锯齿象和同心中新乳齿象与北美的麦氏中新乳齿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臼齿比苏黎士轭齿象略显丘型化(例如,釉质层较厚,主齿柱新月嵴较粗,齿谷侧视釉质柱高度达到齿谷一半,以及副齿柱横向较窄以致于整体轮廓较窄), 并且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大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而在苏黎士轭齿象和进步嵌齿象中,下门齿截面的背腹径小于内外径,使得下门齿截面呈平躺的椭圆形。因此,有必要恢复中新乳齿象属(Miomastodon Osborn, 1922), 它包括那些曾被归为轭齿象属,但牙齿相对丘型化的那一类(即所谓“粗壮型苏黎士轭齿象类群”), 并且下门齿截面呈竖立的椭圆形可以作为中新乳齿象属各种的共衍征。此外,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臼齿也呈现介于丘型齿和轭型齿的形态,但两者的下颌比中新乳齿象更伸长,下门齿截面呈梨形。中新乳齿象以及亚似貘嵌齿象和塔氏嵌齿象的存在模糊了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界线,表明嵌齿象科和玛姆象科的演化历史是深度相关的,并非截然分开。这一点已在胶原蛋白序列分析南方乳齿象(Notiomastodon)、玛姆象(Mammut)和现生象的工作中所揭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云南丽江盆地中始新世奇蹄类化石再研究及Diplolophodon的修订
    白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26-4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0721
    摘要587)   HTML41)    PDF(pc) (3507KB)(981)    收藏

    云南西部丽江盆地中始新世丽江组中的哺乳动物群以奇蹄类占据优势,之前已经报道了13个种,丽江动物群的时代被认为从伊尔丁曼哈期延续到沙拉木伦期。重新研究了丽江盆地的部分奇蹄类化石,认为Rhodopagus yunnanensisLijiangia zhangae的次同物异名,而后者具有和Lophiohippus相似的特征,所以将Lijiangia置于古兽科(Palaeotheriidae)的Anchilophini, 而不是最初有疑问地归入的蹄齿犀科(Hyracodontidae)。Lunania也代表了一类和Paranchilophus相似的古兽而不是爪兽;如果Lophiohippus的正型标本代表了Lunania的上臼齿,那么LophiohippusLunania的次同物异名。通过对戴氏貘科(Deperetellidae) Diplolophodon的厘定,认为该属包括了3个种:D. similis, D. lunanensisD. xiangshanensis (新组合), 其中丽江盆地的Teleolophus xiangshanensis应归入到Diplolophodon xiangshanensis。丽江盆地的奇蹄类化石组合和垣曲盆地河堤组任村段的奇蹄类化石相似性最高,且丽江动物群的时代应限于中始新世沙拉木伦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柴达木盆地上新世伍氏献文鱼(Cyprinidae: Schizothoracinae)形态学再研究
    毕黛冉, 吴飞翔, 王宁, 张弥曼, 房庚雨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1): 1-28.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026
    摘要1353)   HTML130)    PDF(pc) (9216KB)(981)    收藏

    柴达木盆地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动物演化历史的一个关键区域。为了适应上新世时期柴达木盆地环境的干旱化,化石裂腹鱼类伍氏献文鱼(Hsianwenia wui)演化出了异常粗大的骨骼。然而,人们对于这种骨骼增粗现象(pachyostosis)的性质仍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一特征及其生理学机制,对伍氏献文鱼进行了详尽的形态解剖学工作,并识别出了一些新的信息:脑腔前部分叉的嗅束通道、韦伯氏器上发达的第3髓上骨、第5尾前椎支持众多尾鳍短鳍条以及第2尾前椎上一个附加的髓弓(棘)。此外,发现献文鱼骨骼的增粗存在差异性:该现象仅见于内骨骼,外骨骼(膜质骨)一般未见增粗;在成组增粗的内骨骼(如肌间骨:上髓弓小骨和上肋小骨)中,腹侧骨骼较背侧增粗更为明显。伍氏献文鱼匙骨后缘有一个显著而独特的位于胸鳍上方的“肩突”(humeral process), 对比现生鲤科鱼类咀嚼活动中相关肌肉和骨骼的联动关系,认为这个“肩突”的出现与伍氏献文鱼咽颌骨骼(第五角鳃骨)增粗以及研磨坚硬的食物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贵州中三叠世预言鱼目(近鲱形类)一新属种:奇异盘县鱼(Panxianichthys imparilis gen. et sp. nov.)
    徐光辉,沈辰辰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5, 53 (1): 1-15.  
    摘要212)      PDF(pc) (6810KB)(936)    收藏
    预言鱼目是中生代海生近鲱形类的一个绝灭的支系。由于与弓鳍鱼目密切的亲缘关系,预言鱼目在研究近鲱形类的早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早期预言鱼目的化石证据非常匮乏;直到最近,产于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的强壮鱼是该目中最古老的也是三叠纪唯一的成员。本文根据产于贵州西部中三叠世盘县动物群的两块保存良好的标本命名了预言鱼目一个新的属种,奇异盘县鱼(Panxianichthys imparilis gen. et sp. nov.)。盘县鱼的生存时代略晚于强壮鱼,但它比产于欧洲晚侏罗世和美洲早白垩世的预言鱼目其他成员要早很多。盘县鱼具有预言鱼目的共近裔性状,上颌骨上具有感觉管,但它保留了一些其他预言鱼目鱼类所不具有的原始特征。分支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盘县鱼是最原始的预言鱼目鱼类,为揭示预言鱼目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强壮鱼和盘县鱼的相继发现表明,预言鱼目的早期分异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快得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贵州中三叠世兴义生物群卢加诺鱼属(卢加诺鱼科,新鳍鱼类)一新种
    徐光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0, 58 (4): 267-282.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0624
    摘要367)   HTML18)    PDF(pc) (8471KB)(928)    收藏

    新鳍鱼类是辐鳍鱼亚纲中最大的现生类群,中三叠世卢加诺鱼科则是新鳍鱼类干群中的一支,具有特化的头骨和特别高的侧腹鳞片。自1939年命名以来,卢加诺鱼科仅以瑞士东部和南部、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东南部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安尼期/拉丁期界线附近发现的瓷鳞卢加诺鱼(Luganoia lepidosteoides)为唯一代表。根据贵州兴义中三叠世晚期(拉丁期)海相地层发现的一块较完整的精美鱼化石,命名了卢加诺鱼属一新种,祥瑞卢加诺鱼(Luganoia fortuna sp. nov.)。新种代表了卢加诺鱼科在亚洲的首次出现,表明此科的生物地理分布比之前认识的要大很多。基于新种与模式种的比较研究,修订了卢加诺鱼属的鉴定特征,揭示了该属过去一些未注意到的解剖学特征,例如存在一对眶前骨,缺少板片状的方颧骨,背鳍基部具有一狭长的裸露身体区域;臀鳍很小,与尾鳍的距离比与腹鳍更近;后匙骨缺失。此外,详细列举了中国新种与欧洲模式种的形态差异,研究结果为了解卢加诺鱼属的形态多样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现生鸟类和孔子鸟(Confuciusornis)叉骨软骨的研究:初步分析以及对中生代鸟类飞行方式的启示
    吴倩, 邹晶梅, 李志恒, 艾莉达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106-12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222
    摘要806)   HTML85)    PDF(pc) (2620KB)(921)    收藏

    飞行的早期演化是古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生鸟类演化出多种不同飞行方式,然而对中生代鸟类飞行方式的研究亟需寻找具有指示意义的指标。骨骼与关节组织尤其是乌喙骨-叉骨关节是实现鸟类飞行功能的重要组成,因此其关节的组织形态可能有助于反映现生鸟类的飞行方式。鸟类膜质骨中的次级软骨受到表观遗传的重要影响,只能在关节受到肌肉运动刺激的情况下形成,因此能够反映鸟类关节的形成力学环境;对三种不同飞行方式的现生鸟类(珠颈斑鸠、树麻雀和普通楼燕), 以及热河生物群中最为常见的古鸟类之一孔子鸟(Confuciusornis)的叉骨乌喙骨关节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显示在所有三种现生鸟类中,叉骨与乌喙骨之间均存在可动关节,并且在叉骨上存在次级软骨。而孔子鸟的叉骨上也存在次级软骨,这是次级软骨组织在中生代鸟类叉骨化石中的首次报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现生鸟类物种的次级软骨组织形态存在差异,还需更多数据建立相关形态功能关系以便用于帮助推断中生代鸟类的飞行方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晚三叠世东特提斯洋龙鱼属(Saurichthys) (Actinopterygii: Saurichthyidae)的首次记录
    房庚雨, 孙元林, 季承, 吴飞翔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1): 1-16.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21013
    摘要1036)   HTML97)    PDF(pc) (8038KB)(902)    收藏

    龙鱼类具尖吻和流线型的细长体型,是中生代早期海洋鱼群中的顶级捕食者。经历晚二叠世生物大绝灭(EPME)后,龙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辐射,并于中三叠世时期在形态特征及适应策略上发展出可观的多样性。先前的化石记录显示,曾经全球广布的龙鱼类似乎自晚三叠世开始收缩至西特提斯洋。当时海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热点——东特提斯洋区中国华南晚三叠世海相地层中迄今尚无龙鱼类的记录,与此呈鲜明对照的是,该地区更低层位(如中三叠世盘县-罗平生物群和兴义生物群)的数个化石库(Lagerstätten)却保存有高度多样化的龙鱼类化石。报道了产自中国西南地区(黔西南和滇东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关岭生物群的龙鱼属(Saurichthys)一新种——饕餮龙鱼(Saurichthys taotie sp. nov.)。饕餮龙鱼体型中等,其主要特征有:下鳃盖骨(subopercle)近三角形且外侧具密集纵纹,颅顶后部纹饰较弱,吻部前端背缘发育显著的纵嵴。作为龙鱼类在晚三叠世东特提斯洋区的首次记录,饕餮龙鱼的发现说明当时这一类群的多样性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显著的下降,但它们的地理分布实际上比先前的认识广阔得多。此外,饕餮龙鱼保留了一些此前仅见于早三叠世同类的特征,为认识龙鱼类的演化和生物地理学历史带来新的思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钙化软骨中的软骨细胞比骨细胞具有更高的保存潜力?埋藏学实验初探
    艾莉达, 吴倩, 李东升, 李志恒, 周忠和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3, 61 (2): 108-122.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30309
    摘要511)   HTML532)    PDF(pc) (3155KB)(889)    收藏

    近期,在发现于美国和中国的两例早白垩世恐龙中报道了保存有细胞核物质和生物分子的软骨细胞的存在。基于多种原因,研究人员认为,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可能保存远古细胞。通过针对影响细胞保存的最主要因素:机体死亡后细胞自溶过程的停止,对这一假说进行了首次实验验证。以家鸭 (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为模型,比较了在不抑制自溶酶的情况下,自然埋藏60天内,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自溶过程。埋藏后的15天内,几乎所有骨细胞均发生了自溶,而钙化软骨细胞则基本未受影响。埋藏30天后,所有骨细胞均已自溶,但一些软骨细胞在埋藏60天后仍然存在。因此,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钙化软骨细胞仍然能够在动物机体死亡后存活数月之久,而这一时间足以实现矿化过程。这一结果与一些法医文献中的数据相吻合,表明透明软骨细胞在机体死亡后能够长时间抵抗分解,且支持了钙化软骨比骨骼更有保存细胞结构的潜力的假说,尤其是在未能快速矿化的化石中。然而,由于所使用的标本预先经过冷冻,所观察到的自溶模式也有可能是细胞由于冰晶形成而死亡的结果,而非严格的自溶过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新鲜标本开展实验以提高结论的准确度。无论如何,研究明确显示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的软骨细胞受到冷冻的影响比骨细胞更小。这暗示软骨细胞比骨细胞更可能在发现于永久冻土的化石或木乃伊中保存下来,而软骨(包括透明软骨和钙化软骨)可能是比骨骼更为理想的古DNA研究对象。尽管有必要对未经冷冻的新鲜样品进行后续实验并辅以DNA测序,建议古DNA专家将保存在热带和温带环境的化石中的钙化软骨作为古DNA分析的新对象。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
    Henry GALIANO, 曾志杰,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 WHITE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2, 60 (2): 81-116.   DOI: 10.19615/j.cnki.2096-9899.211025
    摘要1879)   HTML613)    PDF(pc) (6865KB)(888)    收藏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的起源演化缺乏清楚的认知。描述了鬣狗科化石一新属甘肃鬣狗(Gansuyaena), 并讨论其对于土狼起源的重要指示。所记述的标本为从海外收回的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材料,包括两件破损头骨和下颌。基于甘肃鬣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Proteles, Mesoviverrops, PlioviverropsGansuyaena组成一个相对原始的鬣狗类群,即土狼亚科(Protelinae)。而且,新的形态证据支持土狼亚科在形态粗壮的鬣狗亚科出现之前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化石
    金 迅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5, 43 (02): 151-164.  
    摘要196)      PDF(pc) (353KB)(848)    收藏
    记述了河南卢氏盆地的中兽科化石材料,命名了强中兽属一新种———李氏强中兽(Harpagolestes leei sp. nov.)。该种P4 后附尖非常发育、向颊侧突出;M2 的原尖长,前端偏于舌侧、后端偏于颊侧,冠面轮廓近于长方形。报道了东方强中兽(Harpagolestes orientalis) 的第一件下颌标本,并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描述的一个厚中兽未定种(Pachyaena sp.)可能是该属已知最晚的代表。还鉴定出两件Mongolestes属的标本及一件属种未定的中兽科化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义县组上部一件无齿翼龙超科前肢及对金刚山义县翼龙的修订
    蒋顺兴, 张鑫俊, 程心, 汪筱林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21, 59 (2): 81-9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124
    摘要901)   HTML138)    PDF(pc) (2880KB)(830)    收藏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都发现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上部,已经报道的翼龙包括最早发现的两件翼龙胚胎,两件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以及一件存疑的金刚山义县翼龙。对这一层位发现的一件前肢标本进行了描述,并确定其属于无齿翼龙超科。对现存于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金刚山义县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并修订其鉴定特征。无齿翼龙超科成员具有独有的特征组合为:牙齿垂直于咬合面,呈三角形且唇舌向扁,前两对更长更细;第二翼指骨长度约为第一翼指骨的93%。在热河生物群中,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主要发现于义县组,而古神翼龙超科主要发现于九佛堂组。包括这件新标本和金刚山义县翼龙在内的无齿翼龙超科在九佛堂组发现的略多于义县组,这与之前认为的翼龙分布情况不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中国中生代鸟类的体重估计及其演化趋势
    刘迪,周忠和,张玉光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2, 50 (1): 39-52.  
    摘要165)      PDF(pc) (1344KB)(799)    收藏
    体重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指标,生物的体重受到发育、繁殖和进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灭绝生物体重的估计有助于进一步恢复它们的各种生物学信息。本研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422件现生鸟类(分属于21目229种)的体重和18项骨骼量度指标分别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相关系数的分布范围在0.5~0.91之间,多数指标的复相关系数均集中在0.8~0.9之间。采用另外64件测量有体重数据和骨骼量度的鸟样本对回归方程的估算准确率进行检验,发现前肢中肱骨长度和尺骨宽度以及后肢中胫跗骨宽度3项指标的估算准确率高于其他指标。分析结果还表明前肢两项指标对于估算鸣禽、猛禽和攀禽类等树栖鸟类的体重准确率较后肢显著;后肢指标对于估算陆禽类等地栖鸟类体重的准确率高于前肢指标。这一结果反映出与体重相关程度较高的骨骼量度指标在不同习性的鸟类当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化石鸟类的体重估计,采用估算准确率较高并且便于测量的肱骨长度和胫跗骨宽度两项回归方程加以计算。通过对中国中生代鸟类的体重进行估算,结果显示中生代鸟类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反鸟类经历了体重逐渐减轻的过程,而今鸟类的体重开始不断增大并且出现显著的分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中国河南晚白垩世地层一枚可能属于重爪龙亚科(兽脚亚目:棘龙科)的牙齿化石
    洪大卫,徐星,王德友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10, 48 (1): 19-26.  
    摘要652)      PDF(pc) (1287KB)(781)    收藏
    中国河南省晚白垩世中段地层马家村组发现了一枚大型兽脚龙类牙齿。该牙牙体长,呈圆锥状,横断面卵圆形,沿长轴微向后缘弯曲,前后缘均有大量锯齿状突起,这些特征显示其很可能是重爪龙类牙齿。这可能代表了重爪龙类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恐龙在晚白垩世地层中的首现,由此表明重爪龙类在时间和地域分布上较之前研究观点更为广泛。综合棘龙科的化石形态学以及推知的生态学证据看,较之其他兽脚类,棘龙类化石记录很少,很可能意味该类动物数量确实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其过分特化的身体形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