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5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12-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记云南罗平三叠纪小型始鳍龙类一新属种
    尚庆华,李淳
    2015, 53(4):  265-280. 
    摘要 ( )   PDF (5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一保存基本完整的骨架建立了始鳍龙类的一新属、种——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gen. et sp. 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为体态细长的小型物种。新属种与同产于该地区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Shang et al., 2011)和丁氏滇肿龙(Dianopachysaurus dingi Liu et al., 2011a)身体各部位比例和个体大小接近,头骨均具有吻部两侧不收缩、眼眶显著大于上颞孔的特征。但新种眼眶间距要明显小于上颞孔间距,下颌关节与枕髁位于同一水平位置,锁骨前外侧缘的锁骨前突粗大而厚实,尺骨近端明显宽于远端,有比后两种更多的荐前椎(三属种荐前椎数分别为41、38、39枚)。此外,与滇东龙相对比,新种眶前区短于眶后区,前额骨和后额骨不相交。同时,新种下颌联合短,夹板骨参与下颌联合构成。新种前颌和下颌前部齿虽然也为獠齿(犬齿状齿),但未呈显著增大。头后骨骼对比,虽然新种和滇东龙均具有标志性的锁骨前外侧突,但后者的锁骨前外侧突尖细。与滇肿龙相对比,新种尾前部尾肋细长且未见明显加宽肿胀、仅具一个骨化的远侧腕骨、距骨为圆形且不具有近端凹入。去除数据不全的清镇龙、广西龙和三桥龙后的鳍龙类分支系统学分析表明,滇美龙与滇东龙互为姊妹群,同时它们与贵州龙、马家山龙和滇肿龙一起构成了一仅由在中国发现的属种组成的单系类群。这一单系类群与幻龙类的亲缘关系近于它们与欧洲肿肋龙类(Dactylosaurus, Anarosaurus,Serpianosaurus和Neusticosaurus)的亲缘关系。三种小型始鳍龙类的发现,指示云南罗平地区在三叠纪安尼期中晚期时鳍龙类是一类有较高分异度的海生爬行动物。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利齿滇东龙(鳍龙超目)一新材料
    刘学清,林文彬,Olivier RIEPPEL,孙作玉,李志广,鲁昊,江大勇
    2015, 53(4):  281-290. 
    摘要 ( )   PDF (56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产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一件近乎完整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新标本。根据该标本所提供的新信息,讨论了部分前人研究中不确定或者存在争议的骨骼特征,并重新厘定了滇东龙的鉴定特征。分支系统学分析表明滇东龙属于始鳍龙类,且与真鳍龙亚目的亲缘关系较近。
    内蒙古二连盆地二连组亚洲近颌龙(兽脚类:窃蛋龙类)一未定种
    姚熙,王孝理,舒柯文,王烁,Thomas STIDHAM,徐星
    2015, 53(4):  291-298. 
    摘要 ( )   PDF (12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洲近颌龙属(Caenagnathasia)首次报道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晚白垩世Bissekty组,时代为土伦阶(Turonian)。报道了发现于内蒙古二连盆地晚白垩世二连大巴苏组的一件下颌联合部分,根据以下特征将这件标本归为亚洲近颌龙属:齿骨完全愈合,齿骨愈合部分未向下倾斜,齿骨背侧边缘的前部侧面观略凹,侧面的咬合面具有舌嵴,舌嵴上具有尖状突起,血管槽和相关的孔未延伸到齿骨愈合部分的背面,具有前部的咬合槽。新的标本将亚洲近颌龙的生存时代和地理分布延伸到了中国的坎潘阶(Campanian)。
    广西南宁盆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期鳅科眼下刺化石
    陈耿娇,廖卫,雷学强
    2015, 53(4):  299-309. 
    摘要 ( )   PDF (36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产自广西南宁盆地渐新世早.中期的鳅科鱼类眼下刺化石建立了鳅属新种:南宁鳅Cobitis nanningensis sp. nov.。眼下刺长1.8~3.0 mm,粗细适中,刺二分叉,侧后突较中后突短而细,长度约为中后突长的1/3,侧突发育。这些眼下刺与德国晚渐新世的Cobitis primigenus最为相似,但又以侧突更为发育而与之区别。这是迄今最早的鳅科化石记录,为了解早期鳅科鱼类的分布和眼下刺的形态特征提供了有益证据。南宁鳅及德国晚渐新世的C. primigenus揭示,渐新世时期鳅科鱼类已广布于欧亚大陆。
    内蒙古三盛公渐新世古鼬(食肉目,古鼬科)新材料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王健,张兆群
    2015, 53(4):  310-334. 
    摘要 ( )   PDF (72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鼬属(Palaeogale)由H. von Meyer于1846年建立,欧亚大陆以及北美的晚始新世—中新世地层中均有报道。但受化石标本以及研究程度的限制,古鼬的分类位置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曾被分别归入鼬科(Mustelidae)、古灵猫科(Viverravidae)、猫科(Felidae)、古鼬科(Palaeogalidae)和猫型亚目(Feliformia)科未定等。内蒙古三盛公地区新发现了5件古鼬标本,其中IVPP V 19325 (包括属于同一个体的一件残破头骨、一对近乎完整的下颌以及一些椎体和肋骨)是目前为止亚洲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标本。本文详细描述了这些新材料,并基于新材料,结合前人的图版描述,提取了古鼬的形态学性状特征用于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参考Wesley-Hunt and Flynn (2005)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选用了共计42个类群的100个性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此外,对12个现生类群的6个基因(细胞核基因TR-i-I, TBG和IRBP; 线粒体基因ND2, CYTB和12S rRNA), 共计5893个碱基对进行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帮助完善了古鼬的形态学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50%多数合意树的结果显示古鼬与鼬科及古灵猫科均无明显的亲缘关系,而是位于猫型亚目基干位置,代表了猫型亚目下一个原始的支系,可被归入古鼬科(Palaeogalidae)。同时,还厘定了古鼬科的鉴定特征。未来还需要更完整的性状数据,尤其是耳区的性状特征,来完善古鼬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云南禄丰晚中新世鸭类标本的再研究与系统发育分析
    Thomas A. STIDHAM
    2015, 53(4):  335-349. 
    摘要 ( )   PDF (71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5年侯连海初步报告了发现于云南禄丰中新世古猿地点的部分鸟类化石,建立了一新种石灰坝潜鸭(Aythyashihuibas),并将另一件标本定为河鸭属未定种(Anas sp.)。针对这两件鸭类标本保存的特征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二者目前已知的分布情况,可以确定禄丰鸟类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种(不同的系统发育支系),这和之前的结论相似。石灰坝潜鸭的肱骨腹侧气窝中具有骨质支柱,异于现生潜鸭类,代表了气窝演化的较原始形态,依此认为其很可能为一潜鸭类冠群以外的绝灭支系。另一件原命名为Anas sp.的鸭类标本保存非常破碎,无法对其进行较精确的系统发育分析。它很可能为鸭科成员,或许可以称为河鸭类,尽管此属(Anas)为非单系类群。这件禄丰河鸭类标本可能与发现于蒙古中新世.上新世的另一河鸭属未定种关系较近,二者具有相似的特殊特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