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道德声明
期刊政策
开放获取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5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古脊椎动物学报
早白垩世鸟类尾综骨与尾羽之间的形态协同演化
王 维, 邹晶梅
2017, 55(4): 289-314.
摘要
(
)
PDF
(97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兽脚类恐龙中爬行类的骨质长尾,到以尾综骨为终端,并附着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扇状尾羽的短巧尾部,是早期鸟类演化中最显著的适应性转变之一。但能直接反映这一转变的化石记录匮乏,而且对中生代鸟类尾部形态结构,以及尾综骨和尾羽早期演化的认知也相对不足。在此对早白垩世鸟类的尾综骨形态予以概述并将其与现生鸟类尾部结构类比。本研究强调了非鸟手盗龙类中尾椎的联合骨化与早期鸟类的尾综骨实属趋同演化。本研究表明,会鸟形类、孔子鸟形类、反鸟类和今鸟型类的尾综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今鸟型类尾综骨和尾羽(舵羽)与现代鸟类的相似,而相对更原始的鸟类的尾综骨,从形态来看,并不能支持舵羽球状膨大和必要的肌肉附着来操控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的扇状尾羽。由此可见,舵羽球状膨大、舵羽扇面与犁铧状的尾综骨是在今鸟型类演化早期相伴相生的。相对于从前的认知,本研究还发现孔子鸟类的尾综骨与反鸟类的有更多相似之处,与二者都具有的几乎相同的装饰性尾羽相符合。
中国东部晚新生代堆积中的刺山鼠化石
邱铸鼎, 金昌柱
2017, 55(4): 315-330.
摘要
(
)
PDF
(231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安徽繁昌和江苏泗洪新发现的晚新生代堆积物中的刺山鼠科化石。化石共有两属3种,即产自安徽、江苏的中华新来鼠(新种) (Neocometes sinensis sp. nov.)和产自安徽的大新来鼠(新种) (N. magna sp. nov.)及猪尾鼠未定种(Typhlomys sp.)。安徽繁昌的材料来自裂隙堆积,采样时未作分层处理,对单个化石属种很难进行准确的时代确定;但根据所采集化石的组分和上下层位保存的颜色与埋葬方式上的差异,推测Neocometes的时代为中新世,而Typhlomys可能较晚。Neocometes属的出现和典型中新世动物成员的存在,表明繁昌这一含古猿的裂隙堆积中含有大致与江苏泗洪动物群和山东山旺动物群相当、甚至可与泰国中新世动物群对比的啮齿动物组合。新种牙齿的形态特征显示,Neocometes属在亚洲经历了个体迅速增大,齿冠增高,齿脊增强,上臼齿外脊和下臼齿内脊逐渐发育的过程,与该属在欧洲的演化趋势有所不同。
临夏盆地中中新统维曼嵌齿象(Gomphotherium wimani) (长鼻目,嵌齿象科)的头骨及颊齿
杨湘雯,李 雨, 王世骐
2017, 55(4): 331-346.
摘要
(
)
PDF
(552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嵌齿象是真象的基干类群,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维曼嵌齿象(Gomphotherium wimani)是中国的一个特有种,之前仅有一些牙齿和破碎下颌的报道,研究者对其形态特征和演化地位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本文报道了发现于甘肃省临夏盆地的维曼嵌齿象的新材料,包括上沟地点一件未成年头骨和倒黑沟地点属于同一个体的部分颊齿。通过研究对比,认为维曼嵌齿象是嵌齿象中一个比较进步的种,具有如下独有特征:颊齿的主齿柱前后中心小尖分裂并成嵴状,副齿柱趋向于分裂,发育有弱的副齿柱中心小尖,齿谷中等开阔,齿冠相对较高。对过去发现的维曼嵌齿象材料的厘定表明,该种最初建立时产于泉头沟地点的一颗m3实际上是葛氏铲齿象(Platybelodon grangeri)的M3; 而西宁吊沟地点发现的维曼嵌齿象的一件M3极有可能属于铲齿象类(amebelodontids)。对厘定后的维曼嵌齿象地点的研究表明,维曼嵌齿象分布于中国甘肃、青海的几个中中新统地点,其时代基本上可以与MN6?MN7/8早期相对比,时代跨度估计为15~13 Ma。
牙齿釉质显微结构术语简介和规范汉语译名的建议
毛方园,李传夔,孟津,李茜,白滨,王元青,张兆群,赵凌霞,王伴月
2017, 55(4): 347-366.
摘要
(
)
PDF
(112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椎动物牙齿釉质显微结构具丰富的形态学特征,承载着系统发育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系统地介绍牙釉质显微结构的基本内容,提出牙釉质研究中相关术语的中文译名建议,并对一些重要术语做了简要解释,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以期促进牙釉质显微结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兰州盆地新发现的早渐新世巨犀化石
李永项,张云翔,李 冀,李智超,谢 坤
2017, 55(4): 367-381.
摘要
(
)
PDF
(18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底部的黄砂层中新发现的巨犀化石:黄河巨犀(Paraceratherium huangheense sp. nov.) (新种), 该化石产出层位的古地磁年龄为距今31.5Ma。新种主要特征为:P2之前无齿槽痕迹,一对下门齿粗壮,互相靠近,向前平伸且略微上翘,下颏孔位于p3之下,水平支下缘平直,p2前的齿隙部分向上隆起,下颌角圆钝,上升支后缘斜向后上方,齿式:?·?·3·3/1·0·3·3。除个体较大、下颌后缘有所不同之外,其下颌的总体特征与巴基斯坦的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最为接近,显示两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新标本的发现为确定经典的Dera Bugti地点产大巨犀化石层位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讨论提供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新闻公告
更多>>
(季刊 1957年创刊)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古脊椎动物学报》编辑部
主编:朱 敏
ISSN 2096-9899
CN 10-1715/Q
版权许可
淘宝
微店
下载中心
更多>>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政策
参考文件格式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