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5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12-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我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龙鱼属(Saurichthys)一新种
    吴飞翔,孙元林,房庚雨
    2018, 56(4):  273-294. 
    摘要 ( )   PDF (106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类高效的捕食者,龙鱼跻身中生代早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消费者。我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的化石群中,龙鱼类在形态和分类上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报道了云南安尼期罗平生物群的龙鱼属(Saurichthys)一新种,它代表着龙鱼在椎骨结构和基本体型上的新变化。披刺龙鱼(新种)(Saurichthys spinosa sp. nov.)是一种小型龙鱼,其特征包括:颅顶部的眶间区(interorbital region)非常狭窄;匙骨前端膨大而腹侧呈拱状;椎骨偏大且无神经棘,侧向伸展的副神经板(paraneural plate)在躯椎里交替出现;奇鳍鳍条数量较少;体表具两列平行的披强壮棘刺的针状侧鳞。与同属其他种类相比,S. spinosa头部及躯体轴上部的高度明显减缩以致体高变小。体内侧向延长并插入水平膈的副神经板与体表刚性互锁的双排侧鳞使得整个鱼体非常僵硬,这与其体节(椎骨)数目的减少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这一发现揭示了龙鱼类中轴骨骼结构及其体型流体力学特质的多样化。综合同时期龙鱼类在运动方式和摄食机制的创新,这些因素可能促成了安尼期东特提斯洋龙鱼类的爆发式演化,而这正是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生物圈复苏过程中快速辐射阶段的一个缩影。 
    巴基斯坦西瓦里克道克派珊组豕脊齿象属(长鼻目)新材料
    Sayyed Ghyour ABBAS, Muhammad Akbar KHAN, Muhammad Adeeb BABAR, Muhammad HANIF,Muhammad AKHTAR
    2018, 56(4):  295-305. 
    摘要 ( )   PDF (28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褶齿豕脊齿象(Choerolophodon corrugatus)是豕脊齿象属在巴基斯坦西瓦里克群发现的唯一种。其首次发现是在西瓦里克亚群下部的卡米列组(中新世晚期), 而后大量见于西瓦里克亚群中段的道克派珊组(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本次报道的褶齿豕脊齿象新材料发现于道克派珊模式产地及其邻近区域。发现的材料包括象牙、下颌、上颌碎片以及一些乳前臼齿和臼齿。新材料与欧洲的Ch. pentelici的牙齿特征极其相似,但在头骨和下颌特征上有所区别。 
    江西萍乡上栗杨家湾洞晚更新世长鼻类化石:兼论东方剑齿象–亚洲象组合
    同号文,邓 里, 陈 曦,张 贝,文 军
    2018, 56(4):  306-326. 
    摘要 ( )   PDF (52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萍乡杨家湾1、 2号洞出土了4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剑齿象和亚洲象,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杨家湾洞的剑齿象化石包括DP2, DP3, DP4, M1, M3, dp3, m2和m3等40余件;根据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可将其归入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在形态方面最显著特征是乳齿的宽/长比值较大、每个齿脊上乳突数目较少和白垩质层不发育。亚洲象化石只发现2件齿板,其特征和大小均与现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的一致;此外, 2号洞还出土了1件门齿残段;我国南方更新世的长鼻类化石多为颊齿,门齿则报道较少;首次观察了我国化石象类门齿施氏线,其外施氏角为136°, 该数值在剑齿象和亚洲象的变化范围之内,因此,仅藉特征很难将其归入二者之一。东方剑齿象的地质分布纵贯整个更新世,但亚洲象在我国的初现时间却至今不明,其根本原因是对早–中更新世亚洲象(古菱齿象)的分类、演化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不过,在晚更新世,亚洲象已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依据现生亚洲象可能出现的时间判断,东方剑齿象–亚洲象组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分布时间应当是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末期,并以晚更新世最为常见。剑齿象出现于我国南方第四纪各个时期,早更新世甚至在北方少数地点发现;真象类在早更新世期间在南方地区缺失,而中–晚更新世时却几乎遍布全国(高山地区除外)。这种时空分布上的变化,究竟是长鼻类自身演化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变化所致,目前还不清楚。
    中国陆相二叠、三叠纪地层年代对比新进展
    刘  俊
    2018, 56(4):  327-342. 
    摘要 ( )   PDF (15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了近10多年来陆相二叠、三叠纪地层年代的新认识,证据主要来自于同位素测年以及四足动物化石对比,集中介绍了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北祁连区和华北地层区的新对比方案。新疆吐哈盆地同位素测年的结果证实红雁池组及以下的芦草沟组是乌拉尔统,泉子街组是瓜德鲁普统,仅梧桐沟组及锅底坑组是乐平统。红雁池组与泉子街组间存在很长沉积间断,而烧房沟组与克拉玛依组间也可能存在沉积间断。乌鲁木齐鲵时代与国外大多数西蒙螈类时代基本一致,是我国二叠纪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由脊椎动物化石对比得知北祁连区的青头山组相当于瓜德鲁普统下部,而肃南组是乐平统,中间可能存在沉积间断。华北上、下石盒子组都可能包括了很长时代的沉积,上石盒子组延续到吴家坪阶上部;根据锯齿龙类化石,孙家沟组基本属于二叠系;二马营组二段下部243.5 Ma的年龄支持这个组时代为安尼期晚期;铜川组顶部还为拉丁阶,没有延伸到卡尼阶。 
    晚中新世甘肃黑犀(Diceros gansuensis)的食性——基于牙结石淀粉粒证据
    陈 鹤,王世骐,陶大卫,夏秀敏,陈善勤,吴 妍
    2018, 56(4):  343-353. 
    摘要 ( )   PDF (237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动物食性研究是动物系统演化过程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牙结石中的微体植物化石如淀粉和植硅体等是揭示古代动物食性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了中国甘肃晚中新世最早期郭泥沟动物群发现的甘肃黑犀(Dicros gansuensis)牙结石中淀粉粒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并结合现生植物嫩叶淀粉粒形态对比,探讨了黑犀的食性及其环境意义。结果显示,晚中新世甘肃黑犀以进食灌木枝叶(如忍冬科的繁果忍冬和猥实)和一些乔木类嫩叶(如胡桃科的胡桃)为主,同时可能会涉及一些草本植物(如蓼科酸模和毛莨科耧斗菜), 这一结论与之前形态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并有所补充。本次研究首次将淀粉粒的形态数据前推至距今11.6 Ma的晚中新世,扩展了牙结石研究的对象和时间范围,为有关哺乳动物食性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