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0年在甘肃临夏盆地广河县阿里麻土乡古城附近IVPP LX 200051地点的上庄组中采集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7科13属,这一地点被称为古城动物群。其中11个属/种都已知最早出现在早中新世,表明该动物群的时代为早中新世。中国的早中新世已知被分为谢家和山旺早、晚两个期。古城动物群中缺少在谢家动物群中存在的Tataromys, Yindirtemys, Eucricetodon和Tachyoryctoides等古老种类,表明古城动物群比谢家动物群要晚。与此同时,在古城动物群中还存在Protalactaga, Megacricetodon和Gobicricetodon等最早都只在早中新世晚期出现的属,而且新种Sinolagomys guchengensis的形态也显示了其为早中新世较晚期的时代特征。这样,古城动物群的时代很可能为早中新世晚期,属山旺期,与欧洲陆生的MN 3/4带相当。古生态研究表明,古城地区在早中新世时仍以相当干燥的灌木-干旷草原环境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