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5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20
    云南曲靖下泥盆统洛霍考夫阶花鳞鱼类新材料
    崔心东, 李强, 乔妥, 朱敏
    2020, 58(1):  1-15.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612
    摘要 ( )   HTML ( )   PDF (2331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获取了大量来自云南下泥盆统洛霍考夫阶西屯组和西山村组下部花鳞鱼鳞片的三维重建模型。描述了花鳞鱼类的一个已知属——副花鳞鱼属(Parathelodus)的共7个种,三裂副花鳞鱼(P. trilobatus)、亚洲副花鳞鱼(P. asiaticus)、角状副花鳞鱼(P. cornuformis)、雅致副花鳞鱼(P. scitulus)、西屯副花鳞鱼(新种) (P. xitunensis sp. nov.)、王氏副花鳞鱼(新种) (P. wangi sp. nov.)和寥廓副花鳞鱼(新种) (P. liaokuoensis sp. nov.)。新材料的发现将副花鳞鱼的地层分布从洛霍考夫阶西屯组至西山村组上部延伸到西山村组下部,最低层位已非常靠近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界线。西屯副花鳞鱼、王氏副花鳞鱼和廖廓副花鳞鱼3个新种的发现提高了我们对中国早泥盆世花鳞鱼类多样性的认识。

    山西寿阳二叠系上部的锯齿龙类和二齿兽类化石
    伊剑, 刘俊
    2020, 58(1):  16-23.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1121
    摘要 ( )   HTML ( )   PDF (2099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二叠纪四足类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新疆和内蒙古大青山发现了大量二齿兽类(Dicynodontia)化石,而在华北地层区则以锯齿龙类(Pareiasauria)化石为主,还没有发现二齿兽类。近年来,在山西寿阳二叠系中发现了产自上石盒子组中的锯齿龙类和产自孙家沟组中的二齿兽类化石。根据髂骨的形态特征,相较于二叠石千峰龙(Shihtienfenia permica), 新的锯齿龙类化石与多齿河南龙(Honania complicidentata)更相似。这表明济源动物群(河南龙组合带)可能在山西的上石盒子组中也有分布。根据头骨的特征,新二齿兽类化石属于隐齿兽目(Cryptodontia), 可能是其中的某个支系在中国的第一个代表。

    未成熟羽毛在早白垩世热河鸟类生物群幼年反鸟类中的首次报道
    邹晶梅, 福雅曼, 王敏, 郑晓廷
    2020, 58(1):  24-44.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823
    摘要 ( )   HTML ( )   PDF (13622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换羽——将一种羽毛替换成另一种的过程——对鸟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这一过程能够每年将受损的羽毛替换掉,产生与个体发育相关的羽毛类型,或产生处在繁殖活跃期成年个体所具有的覆羽类型。处于萌发阶段的未成熟羽毛被角质鞘包裹,外形呈狭窄管状,没有明显特征。角质鞘完全脱落标志着羽毛的成熟。虽然热河生物群发现了大量与皮肤衍生物相关的化石,但是确切无疑的未成熟羽毛还未有报道,尽管九佛堂组(120 Ma)发现的一件窃蛋龙类——似尾羽龙,保存了疑似未成熟的羽毛。一件缅甸琥珀(9 Ma)中的反鸟幼崽保存了处于萌发阶段的羽毛,由于是三维保存,对外皮结构的解读更为直观。描述了发现于九佛堂组的4件反鸟类幼年个体上保存的疑似未成熟羽毛。与现生鸟类相似,上述疑似未成熟羽毛的近端窄,外形没有明显结构,仅在末端显示出分叉的羽支。认为此前报道的反鸟类多齿胫羽鸟(Cruralispennia multidonta)掌部和胫跗骨上的相似类型的羽毛可能也是未成熟羽毛。未成熟羽毛和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反鸟类幼年个体上的同时出现,可能说明新鸟类具有的复杂的换羽模式——与性双型相关的装饰性羽毛在个体达到性成熟若干年后(经历了若干次换羽后)才会出现,并且只在更接近鸟类冠群的一些类群中出现。

    辽宁下白垩统沙海组和阜新组真三尖齿兽类戈壁尖齿兽科新材料
    楠桥直, 王元青, 李传夔, 金迅
    2020, 58(1):  45-66.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724
    摘要 ( )   HTML ( )   PDF (1820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三尖齿兽类是了解亚洲白垩纪哺乳动物群演化和转变的重要成员之一。到目前为止沙海组和阜新组(下白垩统上部)已经发现了两种戈壁尖齿兽科以及两种三尖齿兽科的真三尖齿兽类。描述了这些地层产出的真三尖齿兽类的其他材料,包括一新属新种——常氏阜新尖齿兽(Fuxinoconodon changi gen. et sp. nov.)和一枚左下臼齿(鉴定为 ?Gobiconodontidae gen. et sp. indet.)。这种新的真三尖齿兽类被归入戈壁尖齿兽科(Gobiconodontidae), 其特征为:第一下门齿大、门齿和前臼齿的数目变少、臼齿b尖和c尖较大而独立,以及臼齿具有分别属于Gobiconodon第一代或第二代臼齿上独有特征的组合。新材料与同一地区相同层位已经报道的4种真三尖齿兽类表明,虽然科级和属级的多样性似乎已经减少,但亚洲早白垩世晚期仍存在比较多样的真三尖齿兽类。

    中国境内部分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支序系统学分析及生物年代学推断
    董为, 刘文晖, 白炜鹏
    2020, 58(1):  67-81.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190525
    摘要 ( )   HTML ( )   PDF (576KB) (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国境内有很多地点产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为哺乳动物演化、生物年代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古动物地理学等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生物年代学方面,动物群组合面貌和绝灭率曾经是用来推断动物群年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根据Brainerd-Robinson法则对动物群的二元相似性系数进行排序,通过二元相似性系数确定动物群的古老系数判断动物群的年代顺序等方法。而二元相似性系数的确定取决于一个种类在一个动物群中的存在与否,类似于支序系统学中性状矩阵的建立是根据一个特征在一个种类中存在与否那样。因此本文尝试使用支序系统学方法来研究动物群之间的演化关系,选择了一些经过二元相似性系数排序的动物群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将这些结果与使用其他生物年代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合一些动物群绝对年龄的测年成果,对那些尚未进行绝对年龄测年的动物群进行年龄推断,得出的绝对年龄如下:辽宁大连的古龙山动物群为16~20 ka; 辽宁本溪的山城子动物群为20~30 ka; 安徽东至人遗址的华龙洞动物群为150~400 ka; 河南南召人遗址的杏花山动物群为150~400 ka; 陕西洛南人遗址的东河动物群为500~700 ka; 湖北郧西人遗址的白龙洞动物群为500~850 ka; 湖北郧县的梅铺动物群为500~850 ka; 广西田东人遗址的么会洞动物群为1.2~1.8 Ma; 广西柳城巨猿洞动物群为1.2~1.5 Ma; 内蒙古赤峰初头朗动物群为1.6~1.9 Ma; 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为1.9~2.4 Ma。

    邱铸鼎研究员荣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2020, 58(1):  82-84. 
    摘要 ( )   HTML ( )   PDF (90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