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12-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周明镇先生自落基山脉至南雄盆地的学术马拉松
    苗德岁,李传夔,王元青
    2010, 48(4):  281-284. 
    摘要 ( )   PDF (3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明镇先生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夜,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受新式教育,虽经战乱,学业未辍。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7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其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瓣鳃类化石。在普林斯顿大学作博士后期间,师从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杰普森教授,研究古近纪哺乳动物化石,1950年夏季随师在怀俄明州做野外工作。次年返国,任教于山东大学,1952年调入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遂成为杨钟健先生的得力助手。 周先生在学术上是通识之才,他不仅是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系统研究的创始人,而且积极推动了新近纪和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研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还开拓了中国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周先生是继杨老之后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帅才,他高瞻远瞩、爱才、识才、育才、用才,辅助杨老建立了一支精悍的科研队伍。周先生思想敏锐,密切关注国外学术发展趋势,借助其外语上的优势,及时将国外的新理论、新方法引介给国内同行。他在文革后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重新走向世界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周先生毕生关注和推动古生物学的图书和出版工作,并积极推进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以及其他科普工作的发展。周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的荣誉,是令人称羡的,但他及其家庭所做出的牺牲也是令人叹息的。
    从异地迁入的动物类群是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William A. CLEMENS
    2010, 48(4):  285-307. 
    摘要 ( )   PDF (19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T界线绝灭事件后残存类群的迁入和地方性辐射在北美西部内陆地区的古新世最早期(Puercan期)哺乳动物群的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议。持续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我们对北美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Lancian期)和Puercan 1期(Pu1)的地方动物群组成的认识,也揭示了这些地方动物群的生物年代学对比的局限。总的来说,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地方动物群主要由多瘤齿兽类和真兽类组成,而Lancian期存在的有袋类各类群绝灭。大多数的Pu1哺乳动物是由其他地区迁移而来的,其中许多类群在K/T界线后不久就迁徙到这个地区。北美洲古纬度高的地区和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或者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缺乏,妨碍了对异地迁移到北美的哺乳动物起源于亚洲这一假说的验证。另一个假说认为,大多数迁入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哺乳动物可能来自北美大陆的其他地区。这一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且没有证据表明是错误的。
    北美西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期间的哺乳动物群序列
    Philip D. GINGERICH 
    2010, 48(4):  308-327. 
    摘要 ( )   PDF (7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跟随一队研究哺乳动物群古新世−始新世变化的生物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的学者,已故周明镇教授开始了他的古脊椎动物学事业。这是化石记录中偶蹄类、奇蹄类和灵长类(APP类群)首次出现的时期。随着北美西部Polecat Bench新的最晚古新世Clarkforkian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古新世作为一个独立于始新世的分期从1911年开始被接受。后来,研究证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包括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发育了矮小型哺乳动物支系。古新世−始新世碳同位素漂移(CIE)与哺乳动物矮小化以及APP类群的首次出现是同时的。据此可以对CIE进行全球性总结,结果表明它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相关。PETM这一全球温室变暖事件不仅对地球气候和生物群有短暂的影响,而且对生物群同样具有深远持续的影响。我们所知的哺乳动物与CIE和PETM之间关系的大部分内容是通过对Polecat Bench周边剖面的独特地层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得到的。周教授早年曾在那里工作过,如今他的骨灰也撒在那里。
    硅藻鼠科(哺乳纲,啮齿目)与亚洲中始新世啮齿类的双脊齿
    Mary R. Dawson, 李传夔,齐 陶
    2010, 48(4):  328-335. 
    摘要 ( )   PDF (47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洲特有的啮齿类硅藻鼠科自渐新世以来分布于东亚和南亚。现生硅藻鼠类的分布只限于老挝的喀斯特地区。就目前所知,这些具有豪猪型头骨−松鼠型下颌的啮齿类的颊齿都是不同程度的横向双脊齿。时代最早的硅藻鼠类产于巴基斯坦渐新世地层中,其颊齿的双脊齿构造上仍保留齿尖残迹,基本符合双脊齿型牙齿结构。至渐新世末期,硅藻鼠科的牙齿出现分化。中新世及以后硅藻鼠类的化石记录相对较少。分子学证据将硅藻鼠类归入Ctenohystrica, 这种归属也从始新世梳趾鼠类的臼齿形态上得到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有关硅藻鼠类的起源问题几乎一无所知。亚洲中始新世的Hydentomys臼齿表现出轻微的双脊型,然而其他方面却与硅藻鼠类不同。另一个具双脊齿的啮齿类Dolosimus (新属)产于江苏中始新世,其具有更为发育的双脊齿,特别是臼齿型下牙。新属的不完整记录及其形态不能解决如下问题:它是否与后来出现的像硅藻鼠类和跳兔类这些具有明显双脊齿型颊齿的啮齿类有亲缘关系,或者只是这种形态发育中没有留下后继者的早期试验品。
    “假磨楔式”:一个概念的发展历史
    Thomas H. Rich, Patricia Vickers-Rich
    2010, 48(4):  336-347. 
    摘要 ( )   PDF (98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多数情况下古生物学是事后解释的科学,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中心任务是解释存在的资料。古生物学成为预测科学的一个罕见的实例见诸于“假磨楔式”这个概念的发展历史中。根据一个假磨楔式哺乳动物的单个齿骨上的下臼齿结构,推测出当时尚不知道的上臼齿结构。随后,被认为很可能属于假磨楔式哺乳动物的单个上臼齿以及更晚的一件具有咬合在一起的上下臼齿的标本的发现证实了最初的假设。磨楔式臼齿结构作为哺乳动物历史中的一个关键的创新结构,本身相当复杂。假磨楔式概念的被接受在认识磨楔式臼齿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结构可能发生不止一次。“假磨楔式”这个术语最初提出之后,随着它的使用,一些后来的研究者的用法严重偏离了它的本义。这一术语既被用来描述并不以原始定义的假磨楔式方式咬合的柱齿兽类牙齿,也被用于描述明显属于原始定义的磨楔式而不是假磨楔式牙齿。结果是古生物学界对其定义的理解变得更不准确,这个概念的实用性因此大大削弱。所以,回归最初的定义是合适的。
    蒙古中部湖泊之谷沉积岩?玄武岩共存的渐新世地层:蒙古?奥地利合作项目回顾
    Gudrun Daxner-Höck,Demchig Badamgarav, Margarita Erbajeva
    2010, 48(4):  348-366. 
    摘要 ( )   PDF (1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aatsiin Gol和Taatsiin Tsagaan Nuur地区的渐新世沉积序列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这里出露的三达河组和Loh组沉积含有多个含化石层和玄武岩夹层。在蒙古−奥地利合作项目中,从研究区域的33个剖面/化石地点的85个含化石层中采集了289种化石(11种腹足类,2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和267种哺乳类)。本文提供了所有地点的完整的哺乳动物清单,并结合大、小哺乳动物的新资料,对蒙古非正式的生物带A, B, C和C1进行了更新。40Ar/39Ar测年给出了至少两组玄武岩年龄:早渐新世玄武岩I组大约31.5 Ma, 晚渐新世玄武岩II大约28 Ma。它们可以用作渐新世哺乳动物地层学的年代校正点。从早渐新世至晚渐新世,哺乳动物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包括晚渐新世种数的明显减少。这种趋势在肉齿类、食肉类和反刍类中最为突出。
    全北区古近纪的鸟类动物群
    Larry D. Martin
    2010, 48(4):  367-374. 
    摘要 ( )   PDF (46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的较高纬度地区有着丰富且交通无阻的含化石地层,故在全北区生物地理的研究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它提供了欧洲和北美新生代早期沉积之间的联系。这些动物群中所含丰富多样的鸟类动物群,直到目前才得到足够的关注。早始新世时,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在高纬度地区,都遍布着热带森林;在怀俄明州的绿河湖区,还发现了棕榈叶的化石。因而,德国Messel的鸟类动物群表现出与非洲热带森林较近的亲缘关系,怀俄明州绿河的鸟类动物群与南美洲热带地区关系密切,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古近纪的标志性特征是温暖潮湿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广泛分布,削弱了高纬度地区对生物分布所起的屏障作用。晚始新世−渐新世全球温度的下降,致使新近纪加剧了大陆隔离并促成了生态变化,进而导致了现代鸟类在分类上的多样性。
    内蒙古苏崩地点的古新世软食中兽(哺乳纲,中兽目):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东方伊甸园”扩散模式的新证据
    毕丛山,王元青,孟 津,倪喜军,Daniel L. GEBO, 李传夔
    2010, 48(4):  375-389. 
    摘要 ( )   PDF (152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发现于内蒙古苏崩晚古新世格沙头期的中兽类软食中兽Hapalodectes属的一个新种。这是软食中兽在中国古新世地层中的首次发现,也是亚洲格沙头期第二种软食中兽。已有的系统学和生物地层学证据支持软食中兽属和软食中兽科(Hapalodectidae)亚洲起源的观点。软食中兽显然是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期间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北美大陆的,因而符合“东方伊甸园”学说中的生物地理格局。软食中兽有限的(即非欧洲的)地理分布使得我们可以重建该属生物地理学历史。如同软食中兽一样的“东方伊甸园”式的扩散模式,可以看作是大的环境变化事件导致多个支系产生相似的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扩散机制。严格地检查了所谓的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上或其附近的与“东方伊甸园”模式相矛盾的大陆间哺乳动物扩散事例,结果发现这些例子都是不可靠的。“东方伊甸园”生物地理学说充分解释了PETM时期哺乳动物群更替以及劳亚古陆哺乳动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
    中国内蒙古最早始新世的啮齿类
    孟 津,李传虁
    2010, 48(4):  390-401. 
    摘要 ( )   PDF (21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伯姆巴期Gomphos层的啮齿类新材料并命名了一个新属种:周氏原鼠(Yuanomys zhoui)。新属种与其他早始新世的梳趾鼠区别在于颊齿具有纤细且孤立的齿尖和小尖,前尖与后尖横向延伸,面对三角座盆的齿尖面陡直。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alagomyids类似。依据古地磁与生物地层对比,这些啮齿类的出现表明,现代类型的啮齿类最早的辐射演化,很可能位于中古新世到最早始新世这个时间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