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道德声明
期刊政策
开放获取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5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古脊椎动物学报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意外裸鱼的再研究
谭 锴,金 帆
2013, 51(1): 1-16.
摘要
(
)
PDF
(10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由Tintori等首次记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对意外裸鱼进行了补充描述,并重新讨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意外裸鱼的新标本上,可见其续骨前端很可能与关节骨相关节,并有确切无疑的单一辅上颌骨,表明意外裸鱼应为鲱亚部(Halecomorphi)鱼类。此外,意外裸鱼的体表无鳞、椎体未骨化、髓棘和髓弓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以及牙齿和尾脉棘的形状都与金尾鱼超科鱼类(caturoids)一致。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意外裸鱼属于金尾鱼超科的基干类群。之前金尾鱼类主要见于欧洲和北美的侏罗系,现在公认的金尾鱼超科鱼类主要包括Liodesmidae中的Liodesmus属和金尾鱼科(Caturidae)中的Caturus和Amblysemius两属。意外裸鱼的发现不仅使金尾鱼类的出现提前了40 Ma, 而且填补了我国相关材料的空缺。
新铺龙(爬行纲:海龙目)的分类
刘 俊
2013, 51(1): 17-23.
摘要
(
)
PDF
(5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比较了已经描述的新铺龙(Xinpusaurus)的三个种,确定以往确立的种间鉴别特征是无效的。吻部比例以及齿骨形态都不能用来区分它们,戈氏种(X. kohi)的头后骨骼鉴别特征基础不牢,大多因标本保存欠佳不能明确其有效性。因此,建议废除巴毛林种(X. bamaolinensis)以及戈氏种,新铺龙属仅保留属型种——孙氏新铺龙(X. suni)――为有效种。还进一步阐明了本属种脑颅的形态。
贵州关岭海龙类一新属种——双列齿凹棘龙
赵丽君,刘 俊,李 淳,何 涛
2013, 51(1): 24-28.
摘要
(
)
PDF
(54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记述了产自贵州关岭小凹组的一具基本完整的骨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龙类的一个新属种,双列齿凹棘龙(Concavispina biseridens)。新种最明显的鉴定特征是:上颌骨前端有两列钝的牙齿,后部无齿;背椎神经棘背缘形成V形缺口。凹棘龙与新铺龙(Xinpusaurus)独有的衍征包括上颌骨前段背向弯曲,颈椎数目小于5枚,肱骨近端比远端宽。这些特征指示凹棘龙与新铺龙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上部一大型兽脚类跖骨
贺一鸣,James·Clark, 徐 星
2013, 51(1): 29-42.
摘要
(
)
PDF
(4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产出过包括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描述了一件新的采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五彩湾地区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恐龙左第四跖骨标本(IVPP V 18060)。通过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第四跖骨对比,该标本可归入异特龙超科(Allosauroidea)。它与其他异特龙超科第四跖骨的相似性包括:近端关节面三角形并有一向后方延伸的舌状突出,向外侧轻微弯曲的骨干,位于骨干后方靠近外侧边的半月形肌肉凹陷,三角形骨干横截面。在异特龙超科当中,V 18060与准噶尔盆地将军庙地区石树沟组中发现的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 dongi)最为相似(除了以上相似性,V 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的相似性还包括远端关节轮廓呈近梯形,骨干后部肌肉凹陷与周围边界呈半开放状态)。但是,V 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V 18060明显比董氏中华盗龙的第四跖骨粗壮,远端内外两髁大小差异相反。这些形态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发育或者性双形造成的,也可能代表分类学差异。对比研究和基于第四跖骨形态信息进行的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更偏向后一种解释:V 18060代表一个不同于董氏中华盗龙但与后者亲缘关系很近的新的兽脚类恐龙。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中晚侏罗世石树沟动物群兽脚类恐龙的分异度。在五彩湾和将军庙地区发现不同的中华盗龙类恐龙指示了晚侏罗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中相邻地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分异性或者地理隔离。
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网形蛋类新类型及网形蛋类的分类订正
王 强,赵资奎,汪筱林,张蜀康,蒋 严根
2013, 51(1): 43-54.
摘要
(
)
PDF
(1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产自浙江省天台盆地的网形蛋类新材料,建立一新蛋属——拟网形蛋属(Paradictyoolithus oogen. nov.), 两个新蛋种:庒前拟网形蛋(Paradictyoolithus zhuangqi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和下西山拟网形蛋(P. xiaxishanensis oogen. et oosp. nov.)。在此基础上,重新系统描述其他已知4种网形蛋属成员的结构特征,并对网形蛋类的分类进行了订正:网形蛋属(Dictyoolithus)仅保留红坡网形蛋(D. hongpoensis Zhao, 1994)一个蛋种;建立一新蛋属:原网形蛋属(Protodictyoolithus oogen. nov.), 将发现于河南西峡盆地的内乡网形蛋(D. neixiangensis Zhao, 1994)和发现于山东莱阳盆地的蒋氏网形蛋(D. jiangi Liu & Zhao, 2004)分别修订为:内乡原网形蛋(修订种)(Protodictyoolithus neixiangensis (Zhao, 1994) comb. nov.)和蒋氏原网形蛋(修订种)(P. jiangi (Liu & Zhao, 2004) comb. nov.); 此外,发现于吉林公主岭早白垩世的公主岭网形蛋(D. gongzhulingensis Wang et al., 2006)并不属于网形蛋类,而应归入似蜂窝蛋类(Similifaveoolithus), 将其修订为公主岭似蜂窝蛋(修订种)(Similifaveoolithus gongzhulingensis(Wang et al. 2006) comb. nov.)。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早期的原圆齿鼠(Promylagaulinae, Mylagaulidae)
吴文裕,倪喜军,叶 捷,孟 津,毕顺东
2013, 51(1): 55-70.
摘要
(
)
PDF
(7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中中新世早期哈拉玛盖组下部地层中产出3枚高冠的圆齿鼠牙齿化石,归属2属2种。CT断层扫描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哈拉玛盖中国圆齿鼠Sinomylagaulus halamagaiensis Wu, 1988应是奇氏察里圆齿鼠Tschalimys ckhikvadzei Shevyreva, 1971的晚出同物异名,另一种为杨氏简圆齿鼠(新属新种)Simpligaulus yangi gen. et sp. nov., 这两属种都应归入原圆齿鼠亚科。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至晚中新世地层的岩石、古生物和古地磁综合研究表明,哈拉玛盖组是中中新世全球气候最佳期暖湿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推测Tschalimys ckhikvadzei和Simpligaulus yangi的生活习性与现生山河狸相似,居住在湿润的森林和稠密的灌丛地带,中亚的原圆齿鼠类有可能是由北美西部迁徙而来。
甘肃天水武山县南峪村的维曼嵌齿象及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王世骐,刘善品,颉光普,刘 佳,彭廷江,侯素宽
2013, 51(1): 71-84.
摘要
(
)
PDF
(5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甘肃天水地区武山县四门镇南峪村地点发现的一件残破的未成年维曼嵌齿象(Gomphotherium wimani)下颌,标本保存有完整的p3, dp4, m1齿列。颊齿齿冠显示出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一些进步特征,例如齿脊前后压缩,齿谷宽阔,副齿柱后中心小尖凸显,中附锥和中心小尖趋于分裂,有弱的白垩质发育,符合维曼嵌齿象的鉴定特征。维曼嵌齿象此前发现于甘肃的中中新统,而南峪村地点的含化石地层可与周围其他地点的中中新统对比,因此,南峪村地点维曼嵌齿象层位的地质时代为中中新世。同时,结合孢粉学研究的结果,可能说明中中新世时期,天水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低齿冠的哺乳类如嵌齿象等动物生存。
新闻公告
更多>>
(季刊 1957年创刊)
主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版:《古脊椎动物学报》编辑部
主编:朱 敏
ISSN 2096-9899
CN 10-1715/Q
版权许可
淘宝
微店
下载中心
更多>>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论文关联数据共享政策
参考文件格式
论文模板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