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4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3-09-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华南下扬子区的裂齿鱼类化石——华南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鱼类序列研究之二
    金 帆,  王念忠,  蔡正全
    2003, 41(03):  169-184. 
    摘要 ( )   PDF (1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新描述了江苏句容与安徽和县的裂齿鱼类化石,将华南下扬子区已记述的2 属5 种裂齿鱼类化石初步修订为1 属2 种——江苏张氏鱼(Zhangina jiangsuensis) 和扬子张氏鱼(Zhangina yangtzensis) 。由于目前对裂齿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所知甚少,张氏鱼属的系统位置以及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问题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江苏句容中生代晚期中华鳞齿鱼属(Sinolepidotus) 一新种,兼论该属的系统位置
    苏德造
    2003, 41(03):  185-194. 
    摘要 ( )   PDF (3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在江苏句容发现的中华鳞齿鱼属(Sinolepidotus) 一新种———长背鳍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longidorsalis sp. nov.) 。新种的一般形态特征如身体高纺锤形,背鳍长,臀鳍离尾鳍近,头骨外部骨片的形状及排列格局,口裂小,下颌骨有较高的冠状突,口缘牙齿高而尖,体侧中部和背区的一些鳞片高显著大于宽等,与浙江早白垩世的浙江中华鳞齿鱼(Sinolepidotus chekiangensis) 很相似。但新种具有背鳍较长,背鳍鳍条数目较多,吻突尖,及鳞片后缘梳状齿不发
    辽宁西部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新的手盗龙类
    徐 星, 汪筱林
    2003, 41(03):  195-202. 
    摘要 ( )   PDF (2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群义县组和九佛堂组近年来产出大量恐龙化石,已知兽脚类恐龙包括8 属10 种,其中6 属8 种保存有原始羽毛或者羽毛结构。已经报道的属种均产自朝阳地区。2001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西野外考察队在邻近朝阳的锦州地区义县头台乡王家沟义县组下部采集到一件恐龙标本。这一标本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肩带和前肢,在骨骼化石附近还保存了皮肤结构。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建立了手盗龙类的一个新属种:长掌义县龙(Yixianosaurus longimanus gen. et sp. nov. )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 届学术年会于成都召开
    张 翼
    2003, 41(03):  202-202. 
    摘要 ( )   PDF (9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渭南西安犀的新材料
    李 茜
    2003, 41(03):  203-210. 
    摘要 ( )   PDF (13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述了产自陕西渭南县高湾沟牛寺庙白鹿原组中一新的两栖犀类———高湾沟西安犀(新种) (Sianodon gaowangouensis sp. nov. ) 。与已知的西安犀类头骨对比表明,新种与灞河西安犀(S . bahoensis) 最为接近。通过对已知两栖犀的前臼齿和臼齿列长度比较,认为两栖犀前臼齿和臼齿的变化趋势是较复杂的,非单一方向。根据白鹿原组中产出的几种哺乳动物与其他相关地层中的动物的对比,认为白鹿原组的时代可能为中始新世。 
    内蒙古脑木根地区渐新世啮齿类及相关地层问题
    王伴月
    2003, 41(03):  211-219. 
    摘要 ( )   PDF (5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脑木根敖包顶部岩层中所产的啮齿类化石:阿尔泰查干鼠(Tsaganomys altaicus)和中间圆柱鼠(Cyclomylus intermedius)。脑木根敖包顶部地层最初被归入巴润索组。研究表明该层共含5 种哺乳动物化石(Tsaganomys altaicus、Cyclomylus intermedius、Paraceratherium transouralicum、Ardynia kazachstanensis 和Entelodon gobiensis) ,其时代为早渐新世晚期。巴润索组的层
    Paraceratherium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发现及其意义
    叶 捷,  孟 津,  吴文裕
    2003, 41(03):  220-229. 
    摘要 ( )   PDF (48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蓝田灞河组陕西转角羚一新种
    张兆群
    2003, 41(03):  230-239. 
    摘要 ( )   PDF (2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7~2001 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于灞河组地层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计45 种。其中牛科化石种类与蓬蒂期典型三趾马动物群中的种类不同,至少存在分别归属于Shaanxispira、Protoryx、Dorcadoryx和Gazella 的4个新的种类。本文仅记述其中陕西转角羚羊一新种:灞河陕西转角羚(Shaanxispira baheensis sp. nov. ) 。 该种主要鉴定特征:角心长而直,粗壮,横断面呈圆形,具一条发育的棱,起始于前内侧,右角上呈顺
    四川德格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inae) 一新属
    陈冠芳
    2003, 41(03):  240-248. 
    摘要 ( )   PDF (14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西藏后裂爪蹄兔(Postschizotherium tibetensis Zong et al., 1996) 为基础,建立了上新蹄兔亚科(Pliohyracinae Osborn, 1899) 一新属:横断山蹄兔(Hengduanshanhyrax gen. nov. ) 。它出现在四川甘孜德格的上上新统汪布顶组中。其主要特征是个体明显比Postschizotherium的小,吻部短而宽,脸部狭,齿隙在门齿之间、13 和C 之间以及在C 和P1 之间存在,颊齿从P1 至M3 紧密排列,上犬齿小、单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