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脊椎动物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3-15
    古脊椎动物学报
    亚洲古近纪早期的年代学和哺乳动物群更替
    丁素因,童永生,William C.,CLYDE, Paul L. KOCH, 孟津,王元青,Gabriel J. BOWEN, 李茜,Kathryn E. SNELL
    2011, 49(1):  1-28. 
    摘要 ( )   PDF (10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广东南雄盆地、江西池江盆地、安徽潜山盆地、湖南衡阳盆地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沉积物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第一次给亚洲早古近纪地层框架提供了严格的年代限定。亚洲古新世和早始新世地层划分为4个生物年代单位(陆生哺乳动物期),从老到新为上湖期、浓山期、格沙头期和伯姆巴期4个亚洲陆生哺乳动物期。南雄盆地古地磁数据显示上湖期的底界约位于C29r的上2/3位置。南雄盆地的古地磁资料及池江盆地最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结果显示上湖−浓山期界线在C27n的上部和C26r的下部之间,接近C27n-C26r转换界面。这一记录支持将上湖−浓山期的界线与北美陆生哺乳动物期中的Torrejonian-Tiffanian期以及海相记录中丹尼−塞兰特期(Danian-Selandian)的界线相对比。二连盆地古地磁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典型的格沙头动物群延续至C24r, 并且可能向下延伸至C25r和C26n。南雄盆地的记录指示浓山组和古城村组可能相当于C26r的上部。这些结果表明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中的浓山−格沙头期的界线可能在北美哺乳动物分期的Tiffanian期中。衡阳盆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证据指示,以短暂的碳同位素漂移为标志的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出现在栗木坪组和岭茶组之间,位于C24r中,与海相记录中的坦尼特−伊普里斯期(Thanetian-Ypresian)界线一致。伯姆巴期岭茶动物群的时代似乎与北美Wasatchian-0带的动物群可以比较。上湖期和浓山期动物群主要由亚洲特有的动物组成。发生在上湖期和浓山期界线处的动物群更替,与北美Torrejonian-Tiffanian期界线以及丹尼−塞兰特期界线一致。在相隔很远的生态系统上的这种巧合,可能反映出各自独立的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和/或进化上的响应。格沙头动物群的地方性色彩更弱,有与北美Clarkforkian期动物群共有的属一级分类单元。伯姆巴动物群是全球性的。现生哺乳动物各目在格沙头−伯姆巴期界线处突然出现,与北美和欧洲的记录一致,显示动物群的更替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处短暂出现的全球变暖事件(又称古新世−始新世高温事件)有关。
    亚洲早古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学与生物地理学的新认识
    Pieter Missiaen
    2011, 49(1):  29-52. 
    摘要 ( )   PDF (4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期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亚洲古新世和早始新世哺乳动物群信息,因此有必要对现存亚洲生物年代学和生物地理学框架做出调整。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生物年代界线与主要的动物群更替事件对应起来,改进了古新世和早始新世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年代对比及生物地理学的认识。以往知之甚少的上湖期以原始啮形类和钝脚类为主,其后的浓山期则呈现出亚洲哺乳动物的地方性分异。随着新的基干啮形类以及真正的啮型类的出现,啮形类开始辐射。上湖期–浓山期的界线与北美Torrejonian-Tiffanian界线相当,并且动物群更替很可能是由全球变冷阶段的开始引发的。格沙头期哺乳动物进一步分化,亚洲土著类群急剧减少,以多瘤齿兽类、夜鼩类(nyctitheriids)、克莫土兽类(cimolestids)和食果猴为代表的北美迁入物种开始出现。而在北美,亚洲哺乳动物(包括北柱兽类和原恐角兽类)的第一次入侵发生于Tiffanian-5a期初期,第二次入侵发生于Clarkforkian初期,包含了啮齿类、裂齿类及冠齿兽类。因此格沙头期的开始可与北美Tiffanian-5a的开始相对比。伯姆巴期的开始以偶蹄类、奇蹄类和真灵长类的首次出现为标志,与古新世–始新世界线相当。这些类群在亚洲的出现与它们在北美和欧洲出现于始新世之初的情况类似。与格沙头期初期的动物群扩散不同,伯姆巴期的动物群扩散似乎持续了更长时间,并且也有可能直接发生在亚洲和欧洲之间。
    日本九州西部赤崎组和中甑组始新世哺乳动物:初步结果及其与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对比
    宫田和周,富田幸光,毕丛山,Gregg F. GUNNELL, 鹈饲宏明,广濑浩司
    2011, 49(1):  53-68. 
    摘要 ( )   PDF (44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已知时代最早的古近纪哺乳动物化石产自九州西部熊本县天草(Amakusa)地区始新世地层赤崎(Akasaki)组以及鹿儿岛县甑岛(Koshiki Islands)相当层位的中甑(Nakakoshiki)组。初步研究显示这两个组产出的哺乳动物分异度较高,包括9个目的至少18种动物。赤崎动物群有3种trogosine裂齿类、2种冠齿兽科全齿类、1种等脊貘科奇蹄类、2种dichobunoid偶蹄类、1种下齿兽科踝节类、1种西瓦兔猴科灵长类、1种未定食虫类以及2种可能的梳趾鼠类。中甑动物群包括1种冠齿兽科全齿类、2种小型雷兽科奇蹄类、1种高冠的下齿兽科踝节类、2种啮齿类和1种细齿兽科食肉类。这两个日本哺乳动物组合很接近早−中始新世界线。由于出现了trogosine裂齿类和雷兽,它们的时代要晚于伯姆巴动物群,极有可能与亚洲大陆阿山头期哺乳动物群相当。这两个动物群还包含了在亚洲大陆没有发现过的几个新种,并具有独特的哺乳动物组合。
    吉林桦甸盆地中始新世端生齿鬣蜥类(有鳞目)化石及对响蜥属的评述
    Krister T. Smith, Stephan Schaal, 孙巍,李春田
    2011, 49(1):  69-84. 
    摘要 ( )   PDF (36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吉林省中始新世桦甸组的两种端生齿鬣蜥类化石突显出端生齿类(Acrodonta)在第三纪早期的分化。第一种化石的特征为具有多个(6个)前侧生齿位及单尖且侧扁的颊齿。其牙齿与牙齿缺失附尖的主要端生齿类(如鬣蜥亚科Agaminae的海蜥属Hydrosaurus)无特别相似之处,其亲缘关系也并不清楚。第二种的牙齿与很多现生有三尖齿的鬣蜥类(即蜡皮蜥属Leiolepis和飞蜥亚科Draconinae)以及化石响蜥属的许多种相似;一个骨骼特征显示其可能与包括鬣蜥亚科、海蜥属、飞蜥亚科和须鬣蜥亚科(Amphibolurinae)的支系有关,但尚需更多更完整的标本以做结论。与现生鬣蜥类的比较研究表明,与响蜥属牙齿相似的三尖型齿很可能是蜡皮蜥属及飞蜥亚科中大约200个现生种的典型特征。相对于这些支系,响蜥属的鉴定特征并不充分。由于端生齿类的分化被认为始于新生代早期,因而东亚的化石材料很可能有助于阐明这一支系的演化历史,尤其是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然而仅基于破碎颌骨材料的新分类单元名称的成倍增加并不能使我们更接近这一目标,尽力采集标本并研究可对比的现生骨骼材料应是第一位的。 
    缅甸始新世邦唐组一新的石炭兽类偶蹄类动物
    锷本武久,Zin-Maung-Maung-Thein, 江木直子,西村刚,Thaung-Htike, 高井正成
    2011, 49(1):  85-113. 
    摘要 ( )   PDF (19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缅甸中始新统上部邦唐组发现的一种新的丘齿形石炭兽Myaingtherium kenyapotamoides gen. et sp. nov.。标本为破碎的上下颌骨。Myaingtherium是一种基干石炭兽类,其大小和基本形态可以与邦唐一种小的石炭兽Anthracokeryx tenuis相对比。然而,Myaingtherium因具有更丘型化的齿列而与Anthracotherium和Anthracohyus在牙齿形态上更相似。在丘型齿石炭兽类中,Myaingtherium以臼齿前小尖非常退化为特点。Myaingtherium的一些牙齿特征,如具有退化的臼齿前小尖的丘型齿列和下臼齿上具有一个中间附尖,与Kenyapotaminae (最原始的化石河马)以及非洲中新世类似河马的石炭兽Kulutherium的牙齿特征相似,暗示Myaingtherium在谱系上可能与Kenyapotaminae有关。尽管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检验Myaingtherium的谱系关系,但这个发现强化了邦唐石炭兽类在检验和理解河马–石炭兽支系的谱系关系和早期演化方面的重要性。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地区新发现再沉积古近纪化石材料
    王晓鸣,李萍
    2011, 49(1):  114-122. 
    摘要 ( )   PDF (18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发现于宝格达乌拉地区的少量古近纪化石材料(包括零碎的牙齿和头后骨骼)。材料产自不整合覆盖在细粒红层之上的河相沉积物,显示出再沉积特点。经鉴定,它们可归入Breviodon minutus, Rhinocerotidae gen. et sp. indet., Brontotheriidae gen. et sp. indet.及其他未定奇蹄类。材料在时代上确属古近纪无疑,但产出层位的时代尚有疑问。宝格达乌拉地区过去只出产新近纪脊椎动物化石,古近纪的地层和化石都未曾报道。根据新化石点与附近地层的接触关系,我们怀疑这些古近纪化石是后期再沉积在新近纪的宝格达乌拉组中的。新材料的发现提示该地区可能还有更多的古近纪地层。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始新世脑木根组上部的奇蹄类
    王元青,孟津,金迅,毕丛山,白滨,李萍,倪喜军,李茜,Daniel L. GEBO
    2011, 49(1):  123-140. 
    摘要 ( )   PDF (10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脑木根组上部(早始新世伯姆巴期)两种奇蹄类:脊齿貘类的二连明镇貘(新属新种) Minchenoletes erlianensis gen. et sp. nov.和蹄齿犀类的Pataecops parvus。二连明镇貘区别于其他脊齿貘类的特点是:个体小,颊齿齿冠低,齿脊相对不发育,牙齿较横宽(长宽比小),M3相对较长。两种化石分别将脊齿貘科和犀超科的化石记录提前到最早始新世。最新的地层资料表明,明镇貘仅发现于脑木根组上部,相当于伯姆巴期的地层中;施氏貘(Schlosseria)和脊齿貘(Lophialetes)则分别发现于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因此,这些化石在生物地层对比和早期奇蹄类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依据二连地区的新资料和中亚考察团的野外记录,我们认为蒙古的Pataecopsparvus标本可能来自比Kholobolchi动物群大多数种类更低的层位,可能相当于伯姆巴期。